老河口火车站小巷子,老河口火车站小街巷
记忆里的站台与巷口
说起老河口火车站,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,不是那气派的候车大厅,也不是轰隆隆的火车头,反而是站前广场旁边,那条不起眼的老河口火车站小巷子。这么多年了,每次路过,都忍不住想往里瞅两眼。
这条巷子可真有年头了,感觉打从有火车站那天起,它就在那儿了。墙面上的爬墙虎长得那叫一个茂盛,层层迭迭的,把原本灰扑扑的砖石盖了个严实,夏天看过去,满眼都是清凉。脚下的石板路,被无数南来北往的旅客、还有附近居民的脚步,磨得是溜光水滑,下雨天可得小心点走,不然真容易摔个跟头。
巷子窄,两边还挨挨挤挤地开着些小店。招牌都旧旧的,字体也褪了色,可生意却一直做着。有家剃头铺子,老师傅穿着白大褂,用的还是那种老式推子,咔嚓咔嚓的,跟旁边便利店放的流行歌曲一比,仿佛是两个时代的声音混在了一块儿。你还能闻到面条的香味,那是家面馆,老板下面条的动作麻利得很,热气腾腾的一大碗,价格也实在,不少刚下火车的人,拖着行李箱就直奔这儿来了。
我总觉得,这条老河口火车站小巷子,跟车站里那种有点匆忙、有点正式的氛围完全不一样。火车站里头,大家要么急着赶路,要么沉浸在分别或重逢的情绪里。可一拐进这条巷子,时间好像立刻就慢了下来。你能看到摇着蒲扇下棋的老爷子,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;能听到小卖部门口,几个阿姨围坐在一起,聊着家长里短。这里藏着的,是日子最本真的样貌,是那种不用言说的安宁。
新旧交织的风景
当然,时代总是在变的。火车站翻新了好几次,越来越现代化。可这条巷子,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。你说它是固执吧,它确实有点;但你说它是情怀吧,那也一点儿没错。它就像个沉默的见证者,看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这里出发,去往远方,又看着他们风尘仆仆地回来。
有时候我会想,那些匆匆而过的旅客,会不会也有人像我一样,对这条老河口火车站小街巷留下了一点点印象?或许只是在等车的间隙,无意中走进来,买瓶水,或者吃碗面,这条巷子就成了他们对这座城市记忆的一个小小的注脚。虽然模糊,但很真实。
如今,城市规划得越来越好,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。但我私心里,却希望这条巷子能一直保留下去。它不只是一条通道,更像是一个温暖的港湾,用它特有的方式,安抚着每一个过客的心。每次走进那条熟悉的老河口火车站小巷子,听着市井的喧闹,闻着食物的香气,心里就会觉得特别踏实。这份独特的味道,是任何繁华商场都给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