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源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济源女子学院后街还有趣吗
昨天和老同学聊天,突然被问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:济源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说真的,这问题让我愣了好几秒。
上次去那边还是叁年前吧。记得那条窄窄的街道两旁种着梧桐树,秋天的时候叶子黄了特别好看。街口那家奶茶店总是排着队,再往里走有家书店,二楼能坐着看书,偶尔还能碰到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写作业。
记忆里的热闹景象
那时候每到傍晚,后街就特别热闹。小吃摊都出来了,煎饼果子的香味能飘出老远。卖首饰的小摊前总是围着几个女生,叽叽喳喳地讨论哪个款式好看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老爷爷卖糖画,手艺特别好,能画出各种小动物。
不过这都是以前的场景了。最近特意又去了一趟,发现确实变了不少。那家书店还在,但重新装修过了,比以前亮堂多了。奶茶店换了个招牌,但还在原地方。倒是卖糖画的老爷爷没见着,问了下旁边店铺的人,说是去年回老家养老去了。
新开了几家挺有意思的小店。有家做手工皮具的工作室,可以自己顿滨驰钱包什么的。还有家猫咖,里面五六只猫都胖乎乎的,特别亲人。路过的时候正好看见两个女生在门口逗猫,笑得特别开心。
哦对了,还有个变化是多了不少小吃种类。以前主要是些经典的路边摊,现在多了些新花样,比如章鱼小丸子、烤冷面这些。我尝了尝那家烤冷面,味道还真不错,酱料调得特别到位。
现在的氛围怎么样
走在后街上,能感觉到氛围和以前不太一样了。以前更热闹些,现在倒是多了几分悠闲。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,阳光斜斜地照在街道上,树影斑驳的,特别适合慢慢逛。
碰到一个在附近住了很多年的阿姨,她说现在后街管理得更规范了,卫生条件也比以前好。摊位都整整齐齐的,路面也干净。不过她也念叨说没以前那么有“烟火气”了,这话倒是让我想了半天。
正好遇到几个女学生从学院那边过来,聊了几句。她们说平时课后还是经常来后街,买杯奶茶,逛逛小店,或者就在路边的长椅上坐着聊聊天。问她们觉得济源女子学院后街还有趣吗,其中一个女生想了想说:“其实挺有意思的,关键看和谁一起来。”
这话说得挺在理的。地方还是那个地方,但每次来的心情不一样,感觉也就不一样。就像那条后街,虽然变了不少,但走在里面,还是能感受到那种轻松自在的学生气息。
傍晚时分路灯亮起来的时候,整条街笼罩在暖暖的光线里。卖花的摊主正在整理新到的满天星,咖啡馆里飘出磨咖啡豆的香味。不远处能听到学生们的说笑声,年轻的脸上都带着轻松的表情。
转了一圈准备离开时,又回头看了眼。突然觉得,虽然这里变了很多,但那种让人放松的感觉还在。也许过段时间,我还会再来逛逛,看看又有什么新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