藁城同城喝茶上课,藁城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有人在组织“藁城同城喝茶上课”的活动。刚看到这标题我就乐了——现在连喝茶都能上课了?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,我决定去探个究竟。
活动地点在老城区一个改造过的四合院里。推开木门,茶香就飘过来了。负责活动的李老师穿着棉麻衣服,正往青瓷壶里注水。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,”她边烫杯子边说,“就是教大家怎么在家泡出好茶。”这话实在,我顺手把外套搭在椅背上坐了下来。
原来茶叶也分季节
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小撮茶叶:“先闻闻看。”我凑近一闻,有股淡淡的豆香味。“这是咱们本地产的春茶,”她笑着说,“很多人以为喝茶就是拿开水一冲,其实水温很讲究。比如这种嫩芽,80度就够了,烫坏了反而发苦。”
坐我旁边的大姐忍不住插话:“我以前都直接沸水冲,难怪总觉着茶涩。”她是我们小区超市的老板娘,说想来学点茶艺知识,以后能和顾客多聊几句。
李老师让我们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。真神奇,那些干巴巴的叶子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开,居然能看清每片叶子的形状。“这就叫‘茶舞’,”她轻声说,“好茶是会跳舞的。”
我突然想到,虽然住在藁城这么多年,还真没好好了解过本地的茶文化。这种藁城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机会,确实挺难得的。
喝茶喝出个朋友圈
中场休息时,大家自然地聊开了。对面坐着的小伙子是在附近开工作室的平面设计师,他说平时客户催得急,来这儿是想让自己慢下来。旁边退休的王老师则笑着说,儿子给他买了套茶具,可惜一直当摆设用。
李老师又泡了壶陈年普洱。这茶汤色红亮,入口顺滑,和刚才的绿茶完全不一样。“喝茶这个事啊,”她给我们续茶,“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。有人就爱绿茶的清爽,有人喜欢乌龙的醇厚,没绝对的标准。”
我发现屋里的人都放松下来了,说话声也轻了。这种氛围,和咖啡厅里完全两种感觉。可能这就是茶的魅力吧,不知不觉就把人的节奏带慢了。
临走时,超市老板娘拉着我说,下周叁她打算在家里照着今天学的试试,问我要不要来。我爽快答应了——谁能拒绝一杯好茶呢?
回家的路上,我特意绕道去了趟茶城,买了李老师推荐的那款本地绿茶。晚上照着她说的方法,控制水温,注意时间,果然泡出来的茶格外清甜。邻居来串门,尝了一口惊讶地说:“这茶味道可以啊。”
现在每周叁晚上,我们几个课上认识的人都会轮流做东。有时在我家阳台,有时在设计师的工作室。不需要什么名贵茶叶,就是普通的本地茶,大家聊聊工作、生活,不知不觉就能坐两叁个小时。
其实想想,藁城同城喝茶上课这个事,教的不仅是泡茶技巧,更像给忙碌的生活按了个暂停键。在我们这个不算大的城市里,能有这样放松的角落,确实是件挺美好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