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泉500元找个女孩随便玩,附近500块找个女生作陪
这几天在鹿泉老城区转悠,总能在电线杆和小广告栏看见类似"500块找个女生作陪"的消息。说真的,第一次瞥见这种小卡片时,我刚加完班脑袋发昏,差点以为是自己眼花了。
巷子口修自行车的大爷倒是见怪不怪,他说这些广告存在好些年了。有次我假装等人,在报刊亭旁边蹲了半小时,就看见叁个不同年龄段的男人在那些广告前停留。有个穿西装的小年轻,站在那儿踌躇半天,最后还是掏出手机拍了照。
藏在市井的灰色角落
说实话,这种"鹿泉500元找个女孩随便玩"的承诺听着就不靠谱。我试着问过常年在夜市摆摊的老板娘,她边翻动着铁板上的豆腐边说:"可别信这些,前两天还有个姑娘哭着从后面那栋楼跑出来。"她指了指马路对面那栋旧居民楼,阳台上的衣服晾得歪歪扭扭。
更让人纳闷的是,明明知道有风险,为什么还有人尝试?在隔壁桌吃烧烤的货车司机嘟囔:"跑长途到这地方,人生地不熟的,就想找个人说说话。"他灌了口啤酒,"但真要找那种500块陪玩的,我是不敢。"
老城区这些窄巷子就像城市的褶皱,藏着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营生。有次我路过一栋居民楼,确实看见有个打扮时髦的姑娘站在楼道里玩手机,但你说她是不是在等什么人,这就不好猜测了。
现在连网上都有这种暗示了。随便搜搜本地论坛,就能找到用谐音字写的广告,什么"鹿泉500元陪伴服务","周末解闷"之类的。这些词说得含蓄,但明眼人都懂是什么意思。
说起来,这种生意能存在,说到底还是有人需要。工地上的工友说过,他们宿舍有人试过,结果来了个浓妆艳抹的,坐下就要加钱,最后闹得不欢而散。你看,连这种交易都没个诚信。
我倒是在早餐店听老板娘讲过一个暖心故事。有个外地来的小伙子本来想找这种服务,结果在面馆认识了个老乡,俩人聊得投机,最后一起合伙开了家小超市。这可比花那500块钱值当多了。
其实在鹿泉,正经的休闲方式多的是。西山森林公园门票才叁十,抱犊寨风景好得很,这些地方既安全又实惠。要是真想找人陪着说说话,现在好多桌游吧都有陪玩服务,明码标价,一个小时也就几十块钱。
有时候晚上路过那些霓虹灯闪烁的街区,还是会看见有些人在巷口徘徊。他们或许都有自己的苦衷吧,但这个城市应该能有更温暖的相遇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