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,韶关学子共度校园时光
南雄这座小城的秋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梧桐叶还没完全黄透,凉风就已经穿过教学楼的走廊。课间操的哨声刚落,几个男生正勾肩搭背地商量着放学后要去哪里解决午饭,后排的女生们则围在一起讨论周末要不要去新建的体育馆打羽毛球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,普通得就像课桌上摞起来的练习册,却又藏着少年们最鲜活的心事。
刚转学来的林晓雯最初总觉得融不进这个集体。她习惯性地在英语课上低头摆弄橡皮,直到同桌陈浩把一本写满笔记的练习册推过来。"这个语法点我们上周刚讲过,"他压低声音说,"老班说下周小测肯定会考。"课后值日时,陈浩和几个男生主动帮忙搬新到的教材,有个皮肤黝黑的男生打趣道:"你们女生负责擦黑板就行,这些重的我们来。"晓雯望着他们汗湿的校服后背,忽然觉得这个陌生的教室变得温暖起来。
篮球场边的冰镇汽水
十月的校级篮球赛成了班级感情的催化剂。男生们在球场挥洒汗水时,女生们自发组成了后勤小队。李梦瑶从家里带来医用冰袋,细心地给扭伤脚踝的球员冷敷;平时文静的学委王楠,居然能喊出全场最响亮的加油口号。最让体育委员感动的是,每次训练结束,场边长椅上总会摆着几瓶贴着便利贴的矿泉水,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加油漫画。"那时候才真切感受到,我们是一个完整的集体。"后来他在班级周记里这样写。
这种默契渐渐延伸到学习上。期中考试前两周,班干部组织起学习小组。让人意外的是,物理成绩拔尖的男生张毅主动提出要给文科强的女生补课,而女生们则分享着自己整理的古诗词鉴赏笔记。课间十分钟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几个同学挤在走廊栏杆旁,为一道函数题争论得面红耳赤;或者围在窗台边,互相抽背历史年表。有次数学课代表在黑板上讲解抛物线,讲到关键步骤时突然卡壳,台下立刻有人轻声提示,那种不约而同的接话让老师都忍不住笑起来。
当然也有闹别扭的时候。上周因为运动会入场式方案,男女生意见出现分歧。男生想要帅气的军体拳表演,女生倾向优雅的集体舞。整整两天,教室里的气氛像绷紧的弦。最后还是班长想出让双方各展示一段方案,全班投票决定。当穿着武术服的男生和身着舞蹈裙的女生并肩站在操场上排练时,那种奇妙的和谐感让所有人都愣住了。"其实两种风格搭在一起挺酷的,"体育老师摸着下巴点评,"就像酸梅汤配炸鸡,意外地合适。"
最近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:夕阳把教学楼染成蜜糖色时,总有叁五成群的学生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。有时候是在讨论刚发下来的月考卷子,有时候纯粹是在聊新开的奶茶店。他们肩膀上落着同样的银杏叶,球鞋沾着同样的红色跑道屑。某个寻常的黄昏,林晓雯忽然对陈浩说:"感觉我们就像不同的食材,被放进名叫'班级'的锅里慢慢炖煮。"陈浩愣了两秒,笑着指向天空:"看,今天的晚霞和我们校服的颜色一模一样。"
教室后墙的挂钟滴答走着,粉笔灰在阳光里打着旋儿。那些一起啃过的难题,一起跑过的八百米,一起偷偷传过的小纸条,都在不知不觉间编织成密密的网。当南雄的桂花第叁次开放时,这群少年或许会分散在不同的城市,但某个瞬间,他们一定还会想起教室里同时响起的笑声,想起那个对于冰镇汽水和共享笔记的秋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