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普兰学生叁小时百名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9:59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我路过普兰县城的文化广场,发现一个特别热闹的场面。差不多百来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,正叁叁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。好奇问了现场工作人员才知道,原来这是本地学生自发组织的交流活动,每周固定叁个小时,已经持续了大半年。

坐在花坛边擦汗的扎西同学告诉我:"我们最初就是几个同学约着写作业,后来隔壁班的听说也加入进来。现在差不多稳定在百人规模,大家都习惯把周六下午这叁小时留出来。"他拧开矿泉水喝了两口,笑着补充,"上周下雨,我们挪到室内,结果来了更多人,连过道都坐满了。"

叁个小时能做什么
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普兰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这个安排,我还担心会不会太仓促。但跟着转了转就发现,这叁个小时被安排得特别充实。前半小时是自由交流,中间两个小时分组活动,有的在排练舞蹈,有的在讨论功课,还有几个男生在操场角落练习传统乐器。最后半小时大家会围成圈,分享这周的见闻。

穿藏袍的女生卓玛正带着小组整理民俗资料:"我们记录爷爷奶奶讲的老故事,现在已经整理了二十多个传说。上次文化馆的老师看到,说特别有意思。"她翻开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,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。

活动负责人次仁老师偶尔会来转转,但基本不干涉学生安排。"孩子们自己张罗得挺好,"他站在树荫下说,"别看只是普兰学生叁小时百名这样的规模,他们自发形成了好几个固定小组,连活动记录都有人轮流负责。"

活动进行到后半段,我看到几个男生正帮新生补习数学。高二的强巴把公式画在旧报纸上,比划着讲解:"我们这届学生约着互相帮忙,成绩好的带带跟不上的。上学期期末,我们小组六个同学数学都及格了。"他说这话时眼睛亮亮的,带着藏区少年特有的腼腆笑容。

天色渐晚,叁小时很快到了尾声。同学们开始收拾物品,互相约定下周见面时间。有个戴眼镜的女生边收横幅边说:"下周六我们要去敬老院表演,得提前排练节目。"她小心折好横幅,又转头问同伴,"你说我们准备甜茶合适吗?"

望着这群忙碌的年轻人,突然觉得这个普兰学生叁小时百名的约定,早已超出普通聚会的意义。他们在这个边境小城,用自己的方式编织着青春的图景。风吹过广场经幡,哗啦啦的响声像是为这些年轻的身影伴奏。

临走时注意到墙上贴的值日表,下周活动主题是"家乡的变迁"。不知道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们,会怎样讲述他们眼中的普兰。或许下个周六,我该早点过来听听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