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汾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男人们常去的临汾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0:47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小巷子藏在老城区的拐角处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梧桐树荫遮天蔽日。要说临汾男人为什么总爱往这儿钻,得从巷口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羊杂摊说起。

清晨五点半,老陈的铜锅已经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穿工装的男人蹲在条凳上,捧着粗瓷碗呼噜呼噜喝汤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穿西装打领带的则坐在小马扎上,小心地把公文包搁在膝盖上。在这儿没人在乎身份,热汤下肚时满足的喟叹才是通用语言。

巷子里的烟火人生

往深处走,剃头师傅老周正给客人修面。他那个锈迹斑斑的理发椅比很多人的年纪都大,但刀锋在牛皮上荡两下,贴着脸颊刮过时依旧利落。老主顾闭着眼含糊地说:"右边鬓角再修修。"隔壁修鞋摊的老赵接话:"你那几根白头发修不修有啥区别。"众人哄笑,巷子里的晨光就在这样的调侃中渐渐明亮。

午后叁点最是热闹。象棋盘支在槐树下,观战的比下棋的还着急。有人攥着棋子沉吟半晌,旁边看客急得直跺脚:"跳马啊!你这臭棋篓子!"赢了的得意地摇着蒲扇,输了的梗着脖子非要再来一局。偶尔有电动车铃铛响着穿过巷子,车后座载着刚放学的小孩。

傍晚时分,巷尾老王家传出滋啦啦的炒菜声。他家的醋溜白菜是一绝,用的正是本地宁化府的老陈醋。几个老哥们自带酒水凑一桌,也不讲究摆盘,铝饭盒盛着猪头肉,塑料盆装着花生米。酒至微醺时说起年轻往事,说到动情处拍拍对方肩膀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这条巷子见证过太多。有人从小伙子喝到当爷爷,有人从自行车换成了小轿车,但拐进巷口的车速总是慢些。或许因为在这里才能卸下所有角色,做回最自在的自己。晚风吹过时,梧桐叶沙沙作响,像是也在应和着男人们的闲聊。

巷口新开了家奶茶店,粉色的招牌在灰墙间格外扎眼。但小伙子们还是更愿意挤在旧桌椅前,就着二两白酒说说心里话。老陈的孙子劝他装修店面,老人摆手:"那些花里胡哨的,留不住真滋味。"

路灯亮起时,男人们叁叁两两散去。明天清晨,铜锅的咕嘟声依旧会准时响起,就像过去的叁十年一样。这条寻常巷陌,装着临汾男人最踏实的日子,也装着这座城市最绵长的呼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