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达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安达车站背后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02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安达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

每次从安达火车站下车,我总是不急着往大路上走。车站正门对着宽阔的马路,车来车往,喧闹得很。我偏爱绕到后面去,钻进了那条有名的安达火车站后面的巷子。说是“有名”,其实也只在我们这些常来往的、或是附近的老居民口中流传。它没有名字,地图上找不到,可一提起“车站后头那条巷子”,大家就都心领神会地“哦”一声。

一脚踏进去,感觉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。巷子不宽,并排走两个人就得侧侧身。脚下的石板路磨得光滑,缝隙里挤出几丛顽强的青苔,下雨天走可得留神。两旁的墙壁斑斑驳驳,下半截是旧时的青砖,上半截不知被谁用石灰粗略地刷过,如今也泛了黄,像一本被翻旧了的书皮。

巷子两边,是些矮矮的旧房子。有的开了小卖部,玻璃柜台里摆着烟和几样零嘴,老板娘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,摇着蒲扇,看着巷子里稀稀拉拉的人。再往里走,能闻到饭菜的香味,不知是从哪扇虚掩的木门里飘出来的,混着一点点潮湿的霉味和煤炉的气味。这味道不讨厌,反倒让人觉得踏实,是过日子的人家才有的烟火气。

我常想,这条安达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和前面那个光鲜亮丽的火车站,简直像两个世界。前面是迎来送往,是急匆匆的告别和到达;后面呢,是日复一日的守候,是慢吞吞的生活。火车拉响汽笛,“呜”地一声走了,带走了许多人,也带来了许多人,可这条巷子,它好像一直就在这里,没什么变化。

走着走着,能看到一位老爷子坐在自家门槛上,抱着个搪瓷缸子喝茶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。他看见我,也不惊讶,只是眯着眼点点头。巷子深处,几个孩子蹲在地上弹玻璃珠,叽叽喳喳的,为了一颗珠子争得面红耳赤。这些景象,在车站前广场那片光秃秃的水泥地上是见不到的。那里只有拖着行李箱滚轮发出的“咕噜”声,和人们脸上或疲惫或急切的神情。

这条安达车站背后的小胡同,像是什么呢?像是一条时间的缝隙。从热闹的、现代化的车站一步跨进来,就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。这里没有催促,没有时刻表,日子是按照日头的高低和饭菜的香味来计算的。有时候,我会在里面胡乱拐几个弯,也不怕迷路,反正巷子都是通的,总能绕出去。

有一回,我在巷子里碰到一个问路的年轻人,他拿着手机,屏幕上的地图导航在这里失了灵,一脸茫然。我给他指了指方向,他道了谢,匆匆走了。看着他背影,我忽然觉得有点好笑,又有点感慨。这条活在人们记忆和口头上的巷子,是冰冷的电子地图无法理解的。它的地图,画在每一块石板上,藏在每一扇旧木门的纹路里。

太阳西斜,把巷子拉出长长的影子。我得走了。从巷子的另一头钻出来,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,耳边瞬间又被各种声音填满。我回头又望了一眼那个狭窄的入口,它静静地待在那里,仿佛一个秘密的入口。下次再来安达,我想,我依旧会绕到后面,去看看那条安达火车站后面的巷子,看看它是否还是老样子。它就在那里,不声不响,连接着奔波的远方和沉静的日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