廊坊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附近还有哪些好去处
廊坊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这个问题最近总被朋友问起。说实话,上次去还是叁年前,记忆里那排小吃摊冒着热气,奶茶店门口永远挤着学生妹。昨天特意绕过去转了转,发现变化比想象中大得多。
从学院正门往右拐,走两百米就能闻到熟悉的烧烤味。老杨家的鱿鱼摊还守着转角位置,铁板上滋滋作响的声音叁十年没变过。他女儿现在接手了生意,边翻动鱿鱼边和我聊天:"学生们毕业了一茬又一茬,倒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常来找童年味道。"隔壁的文具店改成了网红酸奶屋,玻璃门上贴着"买一送一"的贴纸,几个穿校服的女孩正举着手机自拍。
转角遇到新风景
往巷子深处走确实惊喜不少。原来那家总放周杰伦歌曲的音像店,现在变成了文创手作馆。老板娘正在教两个姑娘做奶油胶手机壳,架子上摆着毛线钩的卡通挂件。她说很多毕业生会专门回来,有的带着男朋友来挑情侣手链,有的就为看看梧桐树下新添的彩绘墙。
再过两个路口,发现了去年才开的猫咖。透过落地窗能看到布偶猫在吊篮里打盹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边撸猫边写论文。老板说附近居民也爱来这儿,周末常看到母女组合来喝下午茶。这条街似乎悄悄完成了升级,既留着鸡蛋灌饼、炸串这样的老味道,又添了年轻人喜欢的新元素。
走到巷尾时碰见管理处的王阿姨,她正给新栽的月季花浇水。"现在规范多啦,"她指着统一设计的店招,"晚上亮起暖黄色灯笼,比从前乱拉电线好看又安全。"确实注意到垃圾桶换成分类的,墙面彩绘描绘着学院四季风景,连路灯都做成花瓣造型。
折返时特意数了数,八百米的巷子藏着四十多家店铺。修表铺隔壁开着现磨咖啡店,裁缝店窗前挂着汉服租赁的海报,二楼还有家预约制书房。这种新旧交织的样貌,反而比清一色的商业街更有意思。遇到几个举着糖葫芦拍照的游客,听说他们是看了短视频特意找过来的。
华灯初上时整条街最是热闹。烧烤摊飘起孜然香,奶茶店排起长队,文创馆的暖光透过木格窗。几个学生坐在树下的长椅上分享章鱼小丸子,聊着明天要交的小组作业。这景象让人恍惚觉得,虽然手机支付代替了现金,短视频取代了随身听,但青春的气息始终在这条街上流淌。
拐出巷口前又回头望了望,霓虹灯在暮色里连成一条光河。或许以后还会有人问起"廊坊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",现在至少可以告诉他:带上五十块钱和空肚子,从街头吃到街尾,临走记得在彩绘墙前拍张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