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平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街巷200元一回
夜班火车到站时已经十一点多了,高平火车站出口处挤满了拉客的司机。我拖着行李箱穿过人群,忽然有个穿灰夹克的大叔凑过来压低声音说:“住店不?便宜,就在旁边巷子里。”我摇摇头继续往前走,脑子里却闪过白天朋友说的那句玩笑话——高平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该不会真有人去问吧?
车站广场的霓虹灯在雨后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倒影。我站在公交站台等末班车,注意到有个年轻人一直在打电话,语气特别着急:“说了在车站西边这条巷子……对,就200块,你快点。”他挂电话时看见我在看他,立刻别过脸去,把卫衣帽子拉了起来。
巷子里的对话
好奇心驱使我往西边走了几步。那排巷子口挂着几家旅店的招牌,灯箱上写着“钟点房80元3小时”。有个大姐坐在杂货店门口剥豆子,我假装等人,随口问她这附近旅店怎么样。她抬头瞥我一眼:“你要住店往大路走,别在这巷子里转悠。”她欲言又止,最终只是摆摆手继续剥她的豆子。
这时巷子深处传来争执声。两个男人在讨价还价:“说好200,怎么又变卦了?”“东西不一样了嘛……”其中矮个子的男人突然提高音量:“附近街巷200元一回都是这个价,你别坏了规矩!”高个子猛地推了他一把,转身快步离开。杂货店大姐赶紧把我往旁边拉:“别看热闹,快走吧。”
我走出巷子时,公交正好到站。上车后透过车窗,又看见那个穿灰夹克的大叔在拉另一个刚出站的旅客。车辆启动,车站的灯光渐渐远去,但那句“附近街巷200元一回”还在耳边打转。
后来和本地同事吃饭聊起这事,他笑着给我倒了杯啤酒:“车站那边巷子确实有些名堂。不过你说的200块,现在早涨价啦!”他压低声音,“去年整治过一阵,但那些人都转地下去了。有时候还会换个地方,今天说小巷子,明天说附近街巷,打游击呢。”
上周路过车站,发现西边巷子口新装了两个监控摄像头。杂货店还在,但换了个年轻姑娘看店。我问起那个剥豆子的大姐,姑娘说她上个月回老家了。巷子里的旅店招牌也拆了两个,墙上贴着崭新的蓝色告示牌,写着“平安社区,人人有责”。
也许过段时间,这些巷子又会换一批人,换一种暗号。就像车站广场上永远扫不尽的传单,今天清理掉了,明天又会出现新的。只是不知道下次听见的,会是什么样的暗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