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碑店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附近缺少快餐娱乐场所
这两天路过高碑店东区,突然想吃个汉堡顺便打两局街机,结果绕着商圈转了叁圈都没找着地方。你说怪不怪?这么大个镇子,连个能边吃薯条边玩跳舞机的快餐店都没有。
记得十年前可不是这样。那时候步行街尽头有家"开心乐园",孩子们过生日都抢着去,塑料滑梯被磨得锃亮,餐盘里永远飘着炸鸡的香气。现在倒好,便利店倒是开了四五家,可想找个能坐下来边吃边玩的地方,真成了难题。
年轻人周末去哪儿
上周六在奶茶店听见几个中学生聊天,挺有意思的。穿校服的男孩抱怨:"每次约会就是奶茶店干坐,转场还是奶茶店。"扎马尾的姑娘接话:"要不就只能坐公交去叁环,来回两小时累得够呛。"这话让我想起,现在高碑店确实缺少快餐娱乐场所,年轻人想找个轻松消费的聚会地点,选项实在太少。
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,不是大家不爱玩,是没地方玩。社区广场晚上七八点总聚着玩滑板的少年,便利店门口的椅子上永远坐着刷手机的人。要是能有几家带游戏区的快餐店,估计立马能成为新的社交中心。毕竟谁不想在啃着鸡翅的时候,顺便来局投篮比赛呢?
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。上个月路过原来的游戏厅旧址,现在变成了房产中介。玻璃门上贴着的租金表看得人直咂舌,也难怪娱乐场所越来越难扎根。开快餐要后厨面积,要游戏区空间,还要应付各种检查,确实不如直接租给培训机构来得省心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挺矛盾的。商家觉得做快餐娱乐不划算,居民又天天发愁没处消遣。我认识几个开店的老板都说,不是不想搞娱乐项目,是现在人工材料成本摆在那儿,一份套餐卖贵了没人买,卖便宜了连电费都挣不回来。
前两天在菜市场碰见邻居老李,他孙子过生日非要吃带玩具的儿童餐,老两口只好带着孩子倒了两趟车去朝阳大悦城。回来路上孩子抱着套餐送的塑料玩具睡得特别香,老李叹着气说:"咱高碑店要是也有这样的地方,何苦折腾这一趟。"
其实我觉得吧,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解。现在很多社区都在搞便民服务中心,要是能划出块地方,引进些连锁快餐品牌,再配点抓娃娃机、音乐点唱机什么的,估计能盘活整个商圈的活力。毕竟高碑店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个现状,确实让很多年轻家庭觉得生活便利度打了折扣。
傍晚时分又路过那个空置的商铺,看见几个初中生扒着窗户往里面张望。突然想起我们小时候,五块钱能在游戏厅呆一下午,虽然现在娱乐方式多了,但那种聚在一起的热闹劲儿,倒是挺让人怀念的。或许很快就会有聪明的商家发现这片市场空白吧,毕竟老百姓的需求就摆在这儿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