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各区品茶工作室,南阳各地品茶休闲场所
最近和朋友聊天,说起咱们南阳街头巷尾渐渐多起来的品茶地方,还真是各有各的味道。你说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找个舒服的角落静下心来喝杯茶,确实挺难得的。
先说卧龙区吧,那儿有家开在梧桐树下的茶室,老板娘特别讲究。她总说好茶得像对待朋友一样,得懂它的脾气。上次去正赶上她泡凤凰单丛,那股蜜兰香啊,在屋子里慢慢散开,让人不自觉地就放松下来了。窗外的车水马龙好像都隔了层纱,变得朦朦胧胧的。
不一样的区,不一样的味道
往宛城区那边走,又是另一番光景。老城墙根下有家开了十几年的茶馆,总能看到几个老茶客在那儿下象棋。他们用的还是那种厚实的紫砂壶,老板说这些壶养了七八年,光看着都觉得温润。有次碰见个老师傅在教年轻人怎么品普洱,他说你别急着咽,让茶汤在嘴里转个圈,舌根慢慢才能尝出回甘。
现在年轻人开的茶空间也挺有意思。高新区的创意园里就藏着几家,把传统茶文化和现代设计揉在一块儿。原木长桌配着暖黄的灯光,架子上摆着各地找来的好茶。最特别的是,他们不搞那些玄乎的茶道仪式,反而鼓励客人自己动手试试。有个九零后老板说得实在:“茶嘛,好喝最重要,规矩都是人定的。”
说真的,每个区的南阳品茶工作室都有自己的门道。有些专注做单一茶类,把一种味道钻研到极致;有些更像社区客厅,街坊邻居都爱来坐坐。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这些地方渐渐成了连接不同年龄、不同圈子的纽带。老人家在这儿找到听戏的知音,年轻人来这儿谈事聊天,偶尔还能遇到手艺人来分享茶器知识。
记得有回在镇平县那边,遇到个做玉雕的师傅来喝茶。他说雕玉和泡茶其实挺像,都得沉住气,急不得。他一边说一边摆弄手里的茶杯,那专注的神情,和雕琢玉石时一模一样。这话让我想了很久,是啊,喝茶喝到最后,品的都是生活本身。
现在天气转凉,正是喝红茶暖胃的时候。要是你也想找个地方歇歇脚,不妨在附近转转。说不定转角就能遇见让你惊喜的南阳品茶工作室,坐下来,让一壶好茶陪你度过半个下午。生活里的这些小确幸,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