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冈山找个女人100米过夜,附近女性百米住宿
夜色中的那抹光亮
井冈山的夜晚来得特别早,刚过八点,山脚下的路灯就一盏接一盏地亮了。老王把车停在游客中心停车场,摇下车窗点了支烟。他打开手机地图,搜索着附近的住宿,屏幕上跳出“100米内有3家旅社”的提示。这个距离倒是挺近,可偏偏这时,他想起出发前工友老李说的玩笑话:“听说井冈山那边的民宿,走个一百米就能找到女老板招呼住宿。”
这话当时听着挺乐,现在真到了地方,反而让人有点犯嘀咕。老王掐灭烟头,拎着行李往最近的那家走去。石板路被雨水打湿了,映着路灯的光,走起来要格外小心。他边走边想,这“百米住宿”的说法,到底靠谱不靠谱?
转过弯,果然看见一家挂着“红嫂民宿”招牌的院子。门廊下坐着个织毛衣的大姐,见他拖着箱子过来,立刻站起身:“住宿吗?我们这儿干净又便宜,走两步就到景区入口。”
院子里的桂花树正开着,香气扑鼻。老王犹豫的当口,大姐已经利索地拿出登记本:“放心吧,我们这都是正经生意。你看墙上这些照片,都是游客留下的。”
墙上的相框里,确实有很多游客和民宿家人的合影。其中一张特别显眼——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,围着一位白发老奶奶笑得灿烂。大姐见他盯着照片看,语气温和了些:“那是我婆婆,今年九十了,还在帮着照应客人呢。”
办完入住,老王跟着大姐往二楼房间走。木质楼梯发出吱呀声响,反而让人安心。房间比想象中整洁,窗台上还摆着盆兰花。“这花养得真不错。”老王忍不住夸了一句。
“我女儿养的,她在山下读高中,周末才回来。”大姐的语气里透着骄傲,“你们城里人可能不信,我们这的民宿,好多都是女人在经营。男人要么外出打工,要么在景区开车,我们就守着家,顺便做点生意。”
这话让老王想起自家媳妇。要是她还在,说不定也能把家里打理得这么温馨。
第二天清早,老王被鸟叫声唤醒。下楼时,看见那位照片里的老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。老人听力不太好,但笑容特别温暖,非要塞给他两个刚煮的鸡蛋。
“我孙子在山下上班,一年回不来几次。”老人坐在石凳上,眯着眼睛说,“这些住店的客人啊,就像我远方的孩子。”
正说着,昨晚那位大姐提着菜篮子从外面回来,篮子里装着还带着露水的青菜。“这都是邻居家自己种的,比超市的新鲜。”她边说边系上围裙,准备做早饭。“你们城里人总说‘找个女人过夜’,其实啊,我们女人要的不就是个安稳日子吗?”
这话说得质朴,却让老王心里一动。他想起昨晚搜索“附近女性百米住宿”时那些暧昧的联想,不禁有些惭愧。在这里,女人撑起的不只是一家家民宿,更是一个个完整的家。
中午退房时,老王特意多付了五十块钱。“就当是给奶奶买点补品。”他对推辞的大姐说,“我下次来还住这儿。”
走出院子,阳光正好洒在石板路上。老王回头看了眼招牌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在这片红色土地上,“百米住宿”从来不是什么暧昧的暗示,而是实实在在的温暖——走一百米,就能找到一个像家一样的落脚处,遇见一群认真生活的女人。
他掏出手机,把昨晚搜索的记录删了个干净。有些词,确实不该被误解。就像这座山,这些人,值得被记住最本真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