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鞍山火车站小巷子,马鞍山站旁老街旧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42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顺着马鞍山火车站出口往右一拐,你就能看见那片老巷子。说实在的,第一眼望过去,确实有点儿破旧。墙皮斑驳脱落,露出里头深浅不一的砖色,电线在头顶纵横交错,像一张甩不开的旧蛛网。可你要是肯多待一会儿,慢慢走,那股子藏不住的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了。

巷子口总有几家开了几十年的小卖部,老板就坐在藤椅里,摇着蒲扇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。你从他门口过,他眼皮都懒得抬一下,可你要是开口问个路,他能把巷子里每户人家的故事都给你捋一遍。再往里走,空气里就混进了各种味道——谁家窗口飘出的红烧带鱼的酱香,隔壁茶馆里溢出的清苦茶味,还有墙角那几盆茉莉若有若无的甜。这些味道搅和在一起,就成了这马鞍山火车站小巷子独有的气味,一种踏实过日子的味道。

声音里的旧时光

这里的早晨是被自行车铃铛和早点摊的叫卖声唤醒的。那卖豆浆油条的妇人,嗓音清亮亮地穿过薄雾:“刚出锅的——脆着呢!”傍晚则归孩子们所有,他们追逐打闹的笑声在窄巷里弹来弹去,碰在斑驳的墙上,又溅回来。夜深了,还能隐约听见火车站传来的汽笛,悠长,遥远,像是给这片老街区哼唱的催眠曲。

这些声响,跟新城那边车流的轰鸣完全不同。它们不急着赶你去哪儿,只是安然地存在着,标记着一天的光阴。我有时候会想,这些马鞍山站旁老街旧巷,像是被时间轻轻遗漏的角落。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,楼越盖越高,路越修越宽,节奏快得让人心慌。可一钻进这巷子,仿佛就按下了慢放键。这里的时间,似乎还粘着上个世纪的尾巴,过得从容不迫。

老陈的理发店还保持着二十年前的样子,一把转椅,一面模糊的镜子,推子嗡嗡作响,剪下来的头发屑带着一股老式头油的味儿。他从不问你要剪什么流行发型,只会说:“还是老样子?”你点点头,半小时后出来,整个人都清清爽爽。这种不必言说的默契,在巷子里随处可见。晾衣服的竹竿从这家窗户伸到那家屋檐下,谁家炖了肉,会给邻居端上一碗。他们的生活是纠缠在一起的,分不开。

当然,巷子也在悄悄变着。年轻人大多搬去了南边的新区,留下的大多是恋旧的老人。偶尔能看到某间老屋开了扇崭新的铝合金窗,或是门口停了辆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,像给一幅褪色的水墨画点上几笔突兀的油彩。说不清这是好是坏,时代总要往前,没人能真的让时间停下。

我又走到巷子尽头,回头望去。夕阳正把最后一点金光涂抹在瓦片上,炊烟袅袅升起。火车站广播的声音隐约传来,提醒着人们旅途的繁忙。而这马鞍山火车站小巷子,却固执地守着自己的节奏,像一个经历了风浪的老人,坐在自家门口,平静地看着列车来了又走,走了又来。它或许算不上什么风景,但那份扎实的、带着烟火尘灰的生活本身,就够人回味许久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