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岭会93是做什么,类似的活动意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50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前几天和老家亲戚打电话,突然提到“公主岭会93”这回事。说实话,第一反应还真有点懵——这93到底指的是什么?是第九十叁次会议?还是某个特定日子的活动?

后来问了不少人才弄明白,原来这里的“93”不是数字,而是“九叁”这个名称特指的活动。在东北不少地方,尤其是吉林公主岭一带,民间确实保留着一些传统聚会。这些活动往往和节气息息相关,比如在农历九月前后,秋收基本结束,天气转凉,大家正好有空闲聚在一起。

这类活动到底在做什么

要说具体内容,其实挺丰富的。不像现在城里的活动那么标准化,这种民间聚会更随性自然。老街坊邻居凑在一块儿,可能上午还有些简单的商贸交流,附近的农户会把自家种的瓜果、新米拿出来交换。到了中午,各家端出拿手菜,在宽敞的院子里摆上几桌。

最有趣的是下午的娱乐环节。这些年亲眼见过几次,有扭秧歌的队伍,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,锣鼓家伙一响,整个场子就热络起来了。还有摆象棋摊的,几个老大爷围着一盘棋能琢磨半天。年轻人则更喜欢聚在一起聊聊近况,毕竟平时各忙各的,难得见面。

这种活动的意义,说实在的,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深。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特别是在大城市,邻居之间都不怎么来往。但这种传统聚会,反而创造了一个让大家慢下来的空间。

相似的民间聚会

说到这里,让我想起在其他地方见过的类似活动。山东有些村庄有“麦收会”,也是在农闲时节举办;南方一些地区则有“墟日”,定期聚集。虽然名字不同,形式各异,但本质上都是人们在特定时间自发聚集,既做点小买卖,也联络感情。

这类活动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,它们不是官方组织的,也没有太多商业味道。就是老百姓自己觉得需要这么个场合,自然而然地形成传统。我见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,每年都盼着这个聚会,就为了能和年轻时一起干农活的老姐妹说说话。

现在很多乡村都在搞文化建设,其实像“公主岭会93”这样的传统聚会,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化载体。它不需要刻意设计什么环节,人们在这里放松的状态,那种熟人社会里的亲切感,是很多新建的文化广场难以复制的。

当然,这类活动也在慢慢变化。去年听说有些地方的年轻人开始尝试加入新元素,比如用手机直播聚会现场,让在外打工的乡亲也能远程参与。还有人组织农产物线上预订,线下取货,给传统聚会添了点现代气息。

变化归变化,核心的东西还是没变——那就是给人一个见面的理由,让平时散在各处的人们,有机会坐在一起,吃顿饭,聊聊天。这种实实在在的温暖,或许就是这类活动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