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宁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茶室日常记录与感受
推开门,是另一个世界
说实话,找到常宁品茶工作室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。它不在临街的旺铺,而是藏在一条安静巷子的尽头,门口只挂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木牌,上面手写着“茶室”二字。推开那扇略显古朴的木门,外面世界的喧嚣好像瞬间被隔绝了。一股淡淡的、混合着木头和茶香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,让我这颗因为赶路而有些焦躁的心,一下子就静了下来。
工作室的主人是一位看起来比我年长几岁的女士,大家都叫她李姐。她没有过分热情地迎上来,只是从茶桌旁抬起头,对我笑了笑,说了声“来啦,随便坐”。那种感觉,不像走进了营业场所,倒像是到一位懂茶的朋友家做客,自在得很。我环顾四周,屋子不大,布置得却极为雅致。原木的茶架,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满了各种茶罐,角落里还养着几盆绿植,生机勃勃的。
李姐看我坐定,便温声问我今天想喝点什么。我这个人对茶了解不深,就老实说了自己的情况。她听了点点头,并没有推荐那些名头响亮价格昂贵的茶,而是说:“那今天试试我最近挺喜欢的漳平水仙吧,香气清雅,口感也柔和,适合这个有点闷热的下午。”她一边说着,一边开始烫洗茶具,动作不紧不慢,行云流水一般。
一杯茶里的光阴
看她泡茶,本身就是一种享受。热水冲入盖碗,瞬间,一股清甜的兰花香就升腾起来,直往鼻子里钻。这香气,不像香水那样浓烈有侵略性,它是幽幽的,绵绵的,让你忍不住想多吸几口气。李姐将第一泡的茶汤倒入公道杯,橙黄透亮,像一块温润的琥珀。她给我分了一杯,示意我可以喝了。
我学着样子,先闻了闻香,然后小口啜饮。茶汤入口,初时是微微的苦涩,但几乎在瞬间就化开了,转而带来的是满口的回甘与花香。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,就好像……嗯,好像一股清泉流过喉咙,把心里的那点烦闷都带走了。我们没怎么说话,就安静地喝着茶。窗外的光线慢慢变得柔和,落在茶台上,留下斑驳的光影。
这大概就是我一直想要的、属于一个人的宁静时光吧。不用想着还没完成的工作,不用回复没完没了的信息,整个人的节奏都慢了下来。我的常宁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里,最珍贵的或许就是这片刻的“真空”状态,什么都可以想,什么也都可以不想。
李姐偶尔会轻声介绍一两句对于这款茶的特点,或者讲讲她之前去茶山时遇到的趣事。她说,开这个工作室,与其说是做生意,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一个安心喝茶、也能和同好分享的地方。这话我信,因为在这里,你感受不到任何商业气息,能感受到的,只有她对茶的那份纯粹喜爱。
茶室里的日常与温度
后来我又去过几次,渐渐地把这里当成了一个“避难所”。我发现,这里的茶室日常记录与感受,其实就藏在这些细碎的片段里。有时会遇到其他来喝茶的客人,大家可能互不相识,但因为一杯茶坐在一起,也能自然地聊上几句,话题天南地北,但氛围总是轻松愉快的。
有一次,我看到李姐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写着什么。她告诉我,那是她的“茶日记”,会记下当天喝了什么茶,和谁一起喝的,当时的感受如何。她说,日子过得太快,用文字和茶叶把当时的味道和心情固定下来,以后再翻看,那个下午就仿佛又回来了。这个习惯真好啊,我想,这些充满人情味的茶室日常记录与感受,本身就是工作室最宝贵的财富了。
现在,每当我觉得生活被挤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,就会想起那个安静的小院,想起那杯漳平水仙的兰花香。它提醒着我,生活不止有奔跑,还需要有停下来,好好喝一杯茶的闲暇。在常宁品茶工作室的这段体验,对我而言,更像是一次对于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