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快餐品茶工作室,六盘水简餐茶饮工作室
这两天路过城北老街,发现新开了家挺有意思的小店。灰瓦木门的装修在整条街里不算起眼,但门口那块"六盘水快餐品茶工作室"的木质招牌倒是格外醒目。透过玻璃窗能看见几组原木桌椅,叁两个客人正边吃饭边低声聊天,氛围让人忍不住想推门进去坐坐。
推门时铃铛清脆一响,老板娘从茶水台后抬起头笑着招呼:"随便坐,菜单在桌上。"店里飘着淡淡的米饭香,还夹杂着几丝清雅的茶香。我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,发现菜单设计得挺贴心——左边是今日套餐,宫保鸡丁、麻婆豆腐这类家常菜;右边是茶饮单,从普通绿茶到本地的乌蒙毛尖都有。
简餐与茶香的相遇
点完餐等待的工夫,我注意到邻桌的熟客正就着青瓷杯里的茶吃梅干菜扣肉饭。他见我看得认真,主动搭话:"这家店有意思吧?我第一次来也觉得新鲜,哪有边吃饭边品茶的?试过才发现,热茶正好解了饭菜的油腻。"他说着举起茶杯抿了一口,"特别是吃完重口的菜,来口热茶整个人都舒坦了。"
正聊着,我点的土豆丝炒肉套餐上桌了。白米饭冒着热气,配菜看着清爽。刚要动筷,老板娘端来配套的绿茶:"这是我们店里的习惯,每份餐都配杯清茶。"尝了口茶,温度刚好,茶香清冽,确实让普通的快餐多了几分雅致。
现在很多餐饮店都把心思花在装修或营销上,这家六盘水简餐茶饮工作室却专注在餐食和茶的搭配上下功夫。老板娘说,开店前她跑遍了周围的茶山,就为找到适合配家常菜的茶叶。"太贵的茶反而抢味,反而是一些中档茶,和家常菜最搭。"
店里熟客李姐每周要来叁四回,她说最喜欢这里的随意:"不想做饭了就过来,能吃顿热乎饭,还能安安静静喝杯茶。比餐厅便宜,比奶茶店健康,关键是待着自在。"
这种经营模式看似简单,细节处却见真章。套餐里的菜式每周更换,都是些经典家常菜,但用料实在,火候到位。茶叶根据季节调整,夏天偏重绿茶,冬天则推荐红茶。价格也亲民,二十来块能吃饱喝好,难怪开业不久就积累了不少回头客。
窗外天色渐暗,店里客人换了两拨。有个年轻人带着笔记本电脑坐了一下午,期间续了两次茶,吃了份简餐,老板娘从没催过。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,在如今遍地网红店的商业街上,反倒成了难得的存在。
结账时和老板娘闲聊,她说没想过要把店做多大,就是觉得现代人生活太赶,连吃饭都成了任务。"吃饭喝茶这种事,本该慢慢享受的。"她擦着茶杯笑道,"你看那些老茶馆,一壶茶能喝半天。我这就是把茶馆和快餐结合了一下,没想到大家还挺认可。"
走出店门,街上华灯初上。回头看了眼温暖的店面,突然理解了这家店受欢迎的原因——它给忙碌的生活留了个喘息的角落。在这里,吃饭不必匆忙,喝茶不必讲究仪式,简简单单却恰到好处。或许,这样贴近生活的六盘水快餐品茶工作室,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。毕竟生活嘛,不就是由一餐一饭、一杯清茶慢慢堆积起来的温暖时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