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海选场子,曲阜选拔活动现场
走过曲阜古城那条青石板路,老远就听见一阵阵喧闹声。寻着声音拐进一条巷子,嚯,眼前这场面可真够热闹的。临时搭起的红色舞台前人山人海,不少街坊邻居都搬着小马扎坐在前头,年轻人则踮着脚尖往台上张望。
舞台正中央挂着大红横幅,"曲阜海选场子"几个大字格外显眼。台上站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,看样子也就十六七岁,握着话筒的手还在微微发抖。"我...我给大家唱首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。"她深吸一口气,开口的瞬间,原本有些嘈杂的现场突然安静下来。
寻常巷陌的别样风景
要说这曲阜选拔活动现场,还真是啥样的人才都有。刚才那位小姑娘刚下台,紧接着上来个五十多岁的大叔,抱着把二胡就往台上一坐。他说自己是附近菜市场的摊主,平时卖菜,闲下来就爱拉两段。琴弦一响,那曲《二泉映月》流淌出来,愣是把台下聊天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。
坐在我旁边的大爷摇着蒲扇感慨:"往年这种活动都在体育馆里办,今年搬到这老街上,感觉亲切多了。"确实,在这个曲阜海选场子,选手和观众之间就隔着一米多宽的红地毯,唱得好不好,表演精不精彩,台下反应直接就能感受到。
有个挺有意思的细节,舞台旁边摆着几张八仙桌,几位老评委端着大茶缸,时不时交头接耳几句。他们打分不用电子设备,就在纸上写写画画,倒是有种老派的做法。
这时台上来了个特别的小伙子,说是小学体育老师,要表演花样跳绳。只见他手里的绳子甩得呼呼生风,又是空翻又是旋转,把传统的跳绳玩出了新花样。台下小朋友们看得眼睛都直了,一个劲儿地鼓掌。
藏在市井里的才艺
要说最让人惊喜的,还得是那位做拉面的大哥。他系着围裙就上来了,说是从店里抽空跑来的。表演什么?和面。你可能觉得这和才艺不沾边,可人家愣是把和面变成了艺术。面团在他手里甩得噼啪作响,时而如游龙摆尾,时而如白练当空,最后还能把面团甩成细如发丝的面条。
评委们看得目瞪口呆,有位老师傅直接站起来问:"你这手艺练了多少年?"拉面师傅憨厚一笑:"不多,二十年。"这话引得台下响起一片赞叹。在这个曲阜选拔活动现场,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上台的会带来什么绝活。
其实想想,这样的海选最打动人的,不是选手们有多专业,而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。他们可能白天忙着各自的营生,到了这个舞台上,却都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。
太阳渐渐西斜,金色的阳光洒在老街的灰瓦上。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,台下观众的兴致丝毫未减。这样的曲阜海选场子,倒像是给这座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,让传统文化和民间才艺来了次愉快的相遇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路灯次第亮起。工作人员开始收拾设备,可还有不少人围在舞台周围不愿散去,互相讨论着今天的精彩表演。或许明天,在这些寻常的街巷中,又会冒出新的才艺高手,等待着下一个展示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