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江同城喝茶上课,洪江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57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见“洪江同城喝茶上课”这个说法,好几次路过茶社,玻璃窗上都贴着类似的宣传海报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“喝茶上课”这四个字,我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是去喝茶闲聊呢,还是正经学东西?

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,我上周末跟着邻居去了趟老街的茶书院。推开木门,青砖墙上挂着茶叶采摘的流程图,十来个人围坐在长条茶桌旁,桌上摆着白瓷盖碗和玻璃公道杯。主讲人是位穿了身棉麻衣裳的大姐,正拿着茶则往壶里拨茶叶,动作不紧不慢的。

原来茶叶也分“前世今生”

“咱们洪江人喝了几十年茶,可很多人还不认得手里这片叶子打哪儿来。”她托着茶荷让我们闻干茶香,声音像温着的茶汤,“就像昨天来的李阿姨,买了二十年茉莉花茶,今天才弄明白窨制时茶胚不开花——您说有意思不?”满桌人都会心笑起来。

确实有意思。当看见她用茶针撬开普洱茶饼,露出里头压着的内飞时,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每片茶叶都藏着这么多门道。坐在旁边的大哥凑过来小声说:“我来了叁回才搞懂,为什么家里存的岩茶总喝不出店里的韵味。”

这时茶艺师正好讲到水温控制,她拎起铜壶示范:“岩茶要用滚水激发出岩韵,可要是换个碧螺春...”话音未落,玻璃杯里的嫩芽已被烫得发黄,满座顿时响起唏嘘声。这种实打实的对比,比看多少篇教程都管用。

现在洪江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场子越来越多了,光是这个月我就看到四个不同主题的茶会。有专门讲黑茶存放的,有带大家去茶器市场淘盖碗的,甚至还有教年轻人用现代器皿泡传统茶的。上周参加的乌龙茶专场,茶艺师还搬来炭炉让我们体验古法烹茶,砂铫里的水沸声听着特别治愈。

记得有回遇上几位老茶客讨论今年的春茶,穿格子衫的叔叔突然拍腿:“早该有这样的地方!我们这些老家伙的经验,和你们年轻人网上查的新知识碰在一起,才叫完整嘛。”他说着给对面的大学生斟茶,那孩子正捧着手机查茶叶农残标准,两人聊得热火朝天。

现在我每次路过茶社都会多瞧两眼。玻璃窗后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有人举着闻香杯细细品味,有人对着光观察茶汤色泽,还有人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冲泡时间。这种既保留传统茶道韵味,又接轨现代知识的学习方式,确实给洪江人的茶桌添了不少新话题。

前两天又经过茶书院,发现他们在小黑板上更新了课程内容。新加的“茶叶审评基础”下面,用粉笔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茶叶形状。或许下个周末,该带我那总把大红袍当红茶泡的姐夫来听听课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