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新茶论坛,德令哈茶文化交流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38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八月的德令哈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。巴音河畔那座新落成的文化交流中心里,正举办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——德令哈新茶论坛。走进会场,就能感受到那种热腾腾的气氛,人们叁叁两两围坐在一起,手里捧着不同颜色的茶汤,聊得正起劲。

说来也巧,我是在朋友圈偶然刷到这个活动的。当时就想,德令哈这么个高原城市,怎么突然办起茶论坛了?带着这份好奇,我决定过来看看。没想到这一来,还真让我大开眼界。

当高原遇上茶香

在很多人印象里,德令哈是座典型的西北城市,干燥、凉爽,和湿润的产茶区似乎扯不上关系。但在论坛上,我遇到了本地的茶商马老板,他的一番话让我改变了看法。“咱们这儿虽然不产茶,但喝茶的历史可不短。”他边说边给我斟上一杯茯茶,“从古时候的茶马互市到现在,茶早就成了德令哈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”

确实,走在德令哈的街头,几乎每条街上都能找到茶馆。不同的是,这里的茶饮融合了多民族特色,藏族同胞的酥油茶、回族的八宝茶、蒙古族的奶茶,都在这里生根发芽,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。

这次德令哈新茶论坛最吸引我的,是那种轻松自在的交流氛围。没有严肃的学术报告,取而代之的是茶农、茶商和茶友们面对面地分享心得。我在一个茶台前驻足,来自云南的制茶师傅正在演示手工制茶的过程,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茶叶间灵活地翻飞,让人看得入迷。

“您尝尝这个,”师傅递过来一小杯生普,“这是今年春茶,虽然还带着点青涩,但回甘很好。”我小心地抿了一口,先是微微的涩,随后确实有一股清甜在口腔里蔓延开来。师傅看我点头,笑呵呵地说:“好茶就像交朋友,需要慢慢品。”

茶香里的新机遇

在论坛转了一圈,我发现这次德令哈新茶论坛不仅关乎文化,更关乎发展。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我,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推动茶产业与旅游、文创等业态融合。“我们虽然不产茶,但可以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茶叶集散中心和茶文化展示窗口。”

这个想法挺有意思。想想看,游客来到德令哈,不仅能欣赏壮美的自然风光,还能体验多元的茶文化,临走时带些特色茶礼,这不就是文旅融合的好例子吗?

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遇到的一位年轻创业者。她在德令哈开了家创意茶馆,把当地特色食材与茶饮结合,推出了诸如“青稞奶茶”“枸杞红茶”等特色饮品。“刚开始家里人不理解,觉得开茶馆不如找个稳定工作,”她一边调制饮品一边说,“但现在生意越来越好,他们还经常来帮忙呢。”

下午时分,我参加了论坛的一个小型品鉴会。十来个人围坐一桌,品尝不同年份的普洱茶。主办方很用心,每款茶都配了张小卡片,写着茶叶的基本信息和品饮要点。主持人是位资深茶人,他不讲那些玄而又玄的茶道,而是用通俗的语言分享每款茶的特点。

“喝茶不用太讲究,自己觉得舒服就好,”他笑着说,“有人喜欢浓一点,有人喜欢淡一点,都没错。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。”这话说得实在,引得在座的人都笑了。

夕阳西下,论坛也接近尾声。我端着最后一杯茶站在窗边,看着外面巴音河的粼粼波光,心里有些感慨。这次德令哈茶文化交流活动,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。茶不再仅仅是饮品,更成为了连接人与人、文化与文化的纽带。

离开时,我又遇到了上午那位马老板。他正在和几个外地茶商交换联系方式,约着晚上继续聊。“今天收获太大了,”他满面红光地说,“明年论坛,我一定还来!”

走在回程的路上,唇齿间还留着茶的余香。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,像德令哈这样的城市,正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,为传统茶文化注入新的活力。也许不久的将来,这座高原城市真能成为西北地区一颗璀璨的茶文化明珠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