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州 吴川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廉江 遂溪周边400元的感情
南国的夏日总是来得特别早,午后的阳光把柏油路晒得发烫。我坐在雷州城郊的小茶馆里,听着隔壁桌两个中年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。
"老陈他家儿子,上个月相亲又吹了。"穿汗衫的大叔嘬了口茶,"现在的小姑娘,开口就要县城有房,彩礼二十万起。"
另一个摇着蒲扇接话:"可不是嘛,我们那时候多简单,牵个自行车就能把媳妇娶回家。"
另一个故事
就在他们身后不远,阿明正蹲在摩托车旁等人。这个二十七岁的农村青年,在吴川附近的渔港做搬运工,每天扛几百箱海鲜能挣两百来块。他手机里存着个叫"丽丽"的姑娘发来的消息:"见面500,过夜另算。"
这价钱在雷州吴川这一带不算高也不算低。阿明攥着口袋里刚发的工资,指节有些发白。他想起老家那些相亲失败的哥们,不是嫌他们没稳定工作,就是嫌弃家里老房子太旧。
其实在廉江遂溪那边,情况也差不多。我有个表侄女在那边打工,她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"临时伴侣",谈个四百块的感情,吃顿饭看场电影,各取所需。用她的话说,"既不用负责,又能解闷"。
阿明最后还是去了。他在镇上的小宾馆见到丽丽,姑娘看起来比照片上年纪大些,妆化得很浓。房间的空调嗡嗡作响,两人并排坐在床边,气氛比想象中还要尴尬。
"你是做什么的?"丽丽先开了口。
"搬海鲜的。"阿明老实回答。
没想到这句话打开了话匣子。丽丽说她老家也是渔村的,父亲早逝,母亲卧病,弟弟还在读书。她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很平淡,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。
阿明忽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触动了。他想起自己妹妹,要是还在世,也该是这个年纪了。
那天他们什么都没做,就坐在房间里聊了叁个小时。临走时阿明还是把五百块钱塞给了她,丽丽推辞了几下,最后还是收下了,但往他口袋里塞了包未开封的香烟。
后来阿明偶尔还会联系丽丽,有时是她深夜下班后,两人就开着语音各自做自己的事。有次丽丽发烧,阿明买了药送到她租的房子楼下。这种关系很微妙,说是爱情吧,明明是从交易开始的;说是交易吧,又比交易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。
我去年回老家时又遇见过阿明一次,他还在渔港干活,但精气神好了不少。问他是不是谈恋爱了,他腼腆地笑笑,既没承认也没否认。倒是旁边知情的工友偷偷告诉我,他和那个姑娘现在处得挺好,两个人都在努力存钱,打算明年在镇上开个小吃店。
这种五百块钱开始的缘分,在雷州吴川不算稀奇。就像廉江遂溪那边四百元的感情,最初可能只是为了找个伴,但日子久了,说不定就真处出了感情。现在这世道,谁又规定爱情非得按什么固定剧本开始呢?
茶馆老板娘给我续茶时随口说了句:"这年头,能互相取暖就不错了,管他一开始是怎么认识的。"我望着窗外驶过的摩托车,后座上的年轻情侣笑得很甜,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又是从多少钱开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