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品茶600左右的价位,金坛茗茶约600元档次
这两天有朋友问我,金坛那边喝茶大概什么行情?说是准备招待客户,不想太铺张又得拿得出手。我听完就笑了——你这可问对人了,正好上周刚在金坛茶楼体验过六七百的套餐,现在嘴里还留着岩茶的余香呢。
要说金坛品茶600左右的价位,这个档次的茶馆确实藏着不少惊喜。记得我刚进门时还嘀咕,这价钱在普通茶室能喝两叁回了。但等茶艺师端上那套龙泉青瓷茶具,慢条斯理地温壶烫盏,再从锡罐里取出金骏眉时,瞬间就明白了其中门道。
茶叶里的讲究
茶艺师小姑娘边冲泡边聊天,说他们这的金坛茗茶约600元档次,选的都是核心产区的春茶。水冲下去那一刻,花香混着蜜香噗地涌上来,把整个包间都染甜了。朋友忍不住问:“这茶怎么和我们办公室泡的味道不一样?”茶艺师抿嘴一笑:“您看这叶底,全是芽头,就像雨后春笋最嫩的那截。”
其实想想也是,好茶叶就像好食材,产地稍差个几里地,味道就拉开距离。我特别喜欢看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样子,原本蜷曲的叶片慢慢苏醒,透过玻璃杯能看到茶汤逐渐变成琥珀色。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喝,先凑近闻一闻——哎,那股带着果香的甜味儿,能让人把烦心事都暂时忘掉。
坐在我对面的老茶客王叔跟我说,他每个月都要来这儿报到两次。用他的话说:“六百块买顿牛排转眼就忘了,但坐在这儿慢慢品两小时茶,这个舒坦能惦记好些天。”他说话时正往闻香杯里深深吸气,眯着眼睛的模样特别享受。
值不值的学问
可能有人会觉得,花六百块喝茶是不是太奢侈?但我倒觉得,现在大家缺的不是钱,而是好好对待自己的时间。你看隔壁那位独自来的先生,笔记本开着却半天没打字,就盯着窗外的竹影发呆——这种放空时刻,在别处还真不容易找到。
茶馆主理人张姐跟我说了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她们店保持金坛品茶600左右的价位叁年没涨价,来的反而多是年轻面孔。“现在叁十来岁的人更懂得为品质买单,他们不需要浮夸的包装,就认准茶汤入口的那一下。”
记得结账时我特意问了问茶叶产地,原来这批金坛茗茶约600元档次的原料,都来自海拔八百米以上的茶园。采茶时节得赶在清明前那十几天,几个老师傅连夜做茶,这才保住那股鲜灵劲儿。听完我突然觉得,这杯茶里装的不仅是茶水,还有一整个春天的故事。
临走前我又续了道水,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沉浮。忽然想起茶艺师说的,好茶耐泡,十道水后韵味犹存。就像我们忙碌生活中,总该留些值得慢慢回味的东西——或许这就是为什么,总有人愿意为这样一杯茶买单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