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站街快餐约学生,本溪路边小吃找学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20:32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路过本溪站前那条街,看见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围在快餐摊前,热热闹闹地挑着炸串。突然就想起十几年前,我上学那会儿也常在这条街觅食。

那时候零花钱不多,站前这些快餐摊就是我们的天堂。五块钱能买俩鸡肉串加个烧饼,要是哪天阔绰点,再加叁块钱就能来碗麻辣拌。现在看这些学生,还是老样子——几个人凑一块儿,这个要根烤肠,那个来个手抓饼,最后分着吃。

街边小摊的烟火气

说真的,本溪路边这些小摊,味道可能比不上大饭店,但那份烟火气是别处比不了的。摊主大妈永远记得熟客的口味,“还是老样子?多放辣不要葱?”有时候零头抹了,还往袋子里多塞个茶叶蛋。

有个卖煎饼的大爷跟我说,他在这摆了十几年摊,看着一代代学生长大。有的毕业工作了,周末还特意开车回来,就为吃口他做的煎饼。“那个味儿啊,别处真没有。”大爷一边摊着面糊,一边乐呵呵地说。

现在城市管理严了,有些小摊搬进了店面,但那份亲切感没变。昨天路过,看见几个刚放学的中学生,校服都没换就冲进常去的那家店。“阿姨,老叁样!”领头的男生喊得特别自然。这一幕,跟十年前真是一模一样。

其实想想,这些路边小吃摊能留住这么多学生顾客,靠的不仅是味道,更是那种随性自在的氛围。不用讲究排场,不用担心价钱,想吃就吃,想聊就聊。这种感觉,对正在为考试发愁的学生来说,简直是难得的放松。

有时候晚上路过,还能看见几个学生坐在小马扎上,一边吃着炒饭,一边讨论题目。摊主也不催他们,反倒把灯拉近些,让他们看得更清楚。这种默契,大概就是街头小吃独有的温暖吧。

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选择也多了,但这些学生还是喜欢往这些老街跑。可能在他们眼里,这里不光是填饱肚子的地方,更是能暂时放下学业压力,喘口气的小天地。就像我们当年一样,在炸串的滋滋声里,暂时忘掉那些烦人的数学题。

这条街的灯光不算明亮,桌椅也略显简陋,但正是这份朴实,让它成了许多学生记忆中闪亮的部分。也许很多年后,这些学生也会像我们一样,在某天突然想起这条街,想起那些简单却满足的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