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沧100元小胡同,临沧百元小巷游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07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沿着青石板路往巷子深处走,两旁是有些年头的砖木房子。墙根处爬着青苔,木窗棂上的红漆斑斑驳驳,倒让这寻常巷陌透着股说不出的韵味。这时节正值初夏,谁家院墙探出几枝叁角梅,粉粉紫紫地开着,给这条旧巷子添了几分鲜活。

巷口有位大爷坐在竹椅上摇蒲扇,脚边蹲着只花猫。我凑上前搭话,说起这巷子的来历。大爷眼睛眯成一条缝:"早些年啊,这儿是茶马古道歇脚的地界,马帮汉子的铜铃声能响彻整条巷子。"他指着巷子深处,"再往里走,还能看见当年的马蹄印哩。"

百元小巷的烟火滋味

顺着大爷指的方向,没走几步就闻到阵阵香气。原来是个阿婆支着个小摊,正在炸乳扇。金黄的乳扇在油锅里打着卷儿,捞起来撒上白糖,咬一口酥脆香甜。"五块钱一片。"阿婆笑眯眯的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。这样的价钱,在别处可真难找见了。

再往前,陆续遇着卖稀豆粉的、烤包谷的、拌米线的,都是些地道吃食。最贵的也不过十来块钱。我算了算,要是把这些小吃都尝个遍,百元绰绰有余。坐在矮凳上吃着米线,忽然觉得,这条临沧100元小胡同最动人的,不是价钱便宜,而是这份热腾腾的生活气息。

卖米线的大姐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:"我们这巷子,来的多是老街坊。价钱高了,对不起街坊邻居。"她舀了勺肉帽添在我碗里,"慢慢吃,不够再加。"

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

吃饱喝足,继续在巷子里闲逛。这里没有连锁商店,都是些老式铺面:剃头师傅还在用推子剪头发,裁缝铺里挂着成衣,杂货店的玻璃柜台擦得锃亮。走着走着,忽然听见叮叮当当的打铁声,循声望去,竟是个铁匠铺子。老师傅赤着膊,抡着锤子敲打一块烧红的铁,火星四溅。

我在铺子前站了许久,看着老师傅把那块铁打成一把镰刀。这手艺,现在真不多见了。老师傅歇下来喝水时对我说:"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个啦。"他擦拭着额头的汗珠,"可总得有人会打农具不是?"这话说得朴实,却让人心里一动。

巷子深处有口古井,井沿被磨得光滑。几个老人家坐在井边下棋,偶尔传来棋子落盘的脆响。阳光从老槐树的枝叶间漏下来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这一刻,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,让人忘了外面的车马喧嚣。

临沧百元小巷游的妙处,大概就在这份从容。不必急着去哪,也不用算计花销,就这么信步由缰地走着,看看老手艺,听听老街坊聊天,尝尝地道小吃,一百块钱就能换来半日闲适。

天色渐晚,巷子里亮起昏黄的灯。我正准备离开,又遇见巷口那位大爷。"找到马蹄印了?"他笑着问。我摇摇头,他也并不介意:"下回再来,巷子里的故事多着呢。"是啊,这样的巷子,来一次怎么够。转身离开时,身后传来隐约的电视声、炒菜声、孩子的笑闹声,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,成了这条临沧100元小胡同最动人的夜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