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林郭勒品茶海选工作室,霍林郭勒茶艺海选工作坊
推开霍林郭勒品茶海选工作室那扇厚重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就扑面而来,把外面的喧嚣瞬间隔绝了。你别说,这地方还真有点闹中取静的意思。
穿着棉麻褂子的茶艺师小刘正弓着腰,小心翼翼往紫砂壶里注水。她手很稳,水流细得像根线,嘴里还念叨:“咱们这儿的水,都是从附近山里打的泉水,泡出的茶汤啊,特别活。”桌上摆着七八个白瓷杯,每个杯里的茶汤颜色都有些微不同——从浅金到琥珀,像是把秋天装进了杯子里。
从茶叶到茶艺的蜕变
“刚开始那会儿,我们也就是个普通的茶叶店。”工作室创始人老王靠在茶海旁,随手拨弄着茶盘上的小茶宠,“后来发现,光卖茶叶差点意思。客人买了上好的茶叶回去,不会泡,糟蹋了。”
他顿了顿,像是想起什么有意思的事:“有天来了个大哥,非说我们的茶叶不行。我一看,好家伙,他直接把一整包金骏眉扔进大茶杯里,开水一冲就是半小时。那能不苦吗?”
这事儿成了转折点。老王把隔壁店面也租了下来,改成了现在的霍林郭勒茶艺海选工作坊。不光卖茶叶,还教人怎么泡茶、品茶。慢慢地,来的人越来越多,有年轻人来图个新鲜,也有老茶客来找个说话的地儿。
“茶这东西啊,得慢慢品。”老王给客人续上一杯刚沏好的凤凰单丛,“就像生活,急匆匆地过,什么滋味都尝不出来。”
工作坊每周举办的品茶会成了招牌活动。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仪式,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,安静地喝几泡茶。有时候谁也不说话,就听着煮水的声音,闻着满室的茶香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在茶海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几位熟客正围坐在一起,讨论着刚喝的那泡肉桂的岩韵。
“这茶刚开始喝觉得冲,但回甘特别持久。”坐在左边的李女士说,她每周都要来一次,“来这儿不光是喝茶,更像是给自己的心放个假。”
茶艺师小刘正在教一个新客人如何闻香。她先把闻香杯轻轻搓热,然后递过去:“别急着喝,先闻。好的茶香是有层次的,就像听一首好歌,前奏、主歌、副歌,都不一样。”
新客人照做了,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:“真的诶,刚开始是花香,后面好像还有蜜糖的味道。”
“对了!”小刘笑了,“这就是茶的妙处。同一泡茶,不同的人能喝出不同的故事。”
在霍林郭勒茶艺海选工作坊的角落里,放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。上面写满了客人的随手记——有人画了当天喝的茶叶形状,有人抄了首应景的诗,还有人只是简单写了句“今天心情很好”。这些零碎的记录,拼凑出了这个空间的温度。
老王说,他最喜欢看傍晚时分的工作室。灯光暖黄,茶香氤氲,陌生人因为一壶茶坐在一起,偶尔交谈,偶尔沉默,各自从茶汤中品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。这种氛围,恰恰是现代社会中最难得的东西。
夜幕降临,工作室里的人渐渐散去。小刘正在收拾茶具,她把最后一套茶具擦干净放回原处,轻声说道:“明天又是新的一天,又会有新的茶,新的故事。”窗外的霓虹灯亮了起来,而这一方小天地里,只余满室茶香,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推门而入的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