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
那天刷朋友圈,突然看到一条挺有意思的动态:“曲阜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有人一起吗?”下面已经有不少人留言响应。我顺手点开群聊,发现好几个群里都在转发类似的消息。仔细一看,原来是周边几所学校的同学自发组织的联谊活动。这个“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”的提议,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
说来也巧,最近正觉得生活有点单调。每天不是上课就是自习,偶尔想找点新鲜事做做。看到这个消息,第一反应是:这不正是个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吗?而且就在曲阜周边,来回也方便。不过心里还是有点打鼓,毕竟以前没参加过这种大规模的学生自发活动。
活动现场见闻
周六下午叁点,我准时到了约定地点。嚯,现场比想象中还要热闹。学生们叁五成群地聚在一起,有的在交流学习心得,有的在讨论共同的兴趣爱好。让我意外的是,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学校,但聊起来完全没有隔阂。有个文学院的女生正在分享她研究孔子思想的趣事,周围围了一圈听得入迷的同学。
说到这个“曲阜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活动安排,组织者还真是花了心思。第一个小时是自由交流时间,第二个小时安排了小组互动游戏,最后一小时则是才艺展示环节。最打动我的是,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刻板的流程,大家都很随性自然。
记得有个男生特别有意思,他带着自己收集的论语手抄本来给大家欣赏。纸张已经有些发黄,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工整。他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,平时都不舍得拿出来。能在这样的场合与陌生人分享珍藏,这份信任让人感动。
活动进行到一半时,我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。虽然说是“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”,但实际到场的人数可能超过了这个数。而且不止大学生,还有些高中生也来了。有个高二的学弟说,他是听说这里能遇到优秀的学长学姐才特意赶来的。
天色渐晚,叁个小时转眼就要过去。让人欣慰的是,临走时大家都互相留了联系方式,约定以后还要经常聚聚。有个学美术的同学提议,下次可以组织去写生;还有个热爱历史的同学说,不如找个时间一起去参观文物展览。
回家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,这样自发组织的学生活动之所以能成功,大概是因为它契合了年轻人渴望交流的真实需求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通讯工具发达了,但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反而变得更珍贵。这次“曲阜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经历让我明白,有时候打破生活常规,尝试着走出去,真的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现在偶尔翻看那天拍的照片,还是会想起那些新认识的朋友们。相信这样的“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”活动,会在更多地方延续下去。毕竟,年轻人之间真诚的交流,永远是那么打动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