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交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街景随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51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在古交火车站的出站口,我停下脚步看了看表。下午四点二十分,这个时间点正好赶上了车站最热闹的时候。出租车司机靠在车门上聊天,小贩推着烤红薯的车子慢悠悠地走过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甜香。说实话,我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想,车站周边这些街道,就像这座小城的脉搏,总能让人感受到最真实的生活气息。

往东走就是站前街,这条街不算长,但热闹得很。路两旁种着老槐树,枝叶密密地遮住了半边天空。夏天的时候,老人家喜欢搬个小马扎坐在树荫下下棋,旁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放着晋剧。街边的店铺大多是些老字号,卖日杂的、修鞋的、裁缝铺,还有几家小吃店。最里头那家刀削面馆,老板和面的手艺是祖传的,面条劲道,浇头实在,附近的居民都是常客。

街角的那抹烟火气

再往前走到十字路口,就能看见几个卖水果的摊位。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姐,见我停下脚步,笑着招呼:“刚进的桃子,甜得很,尝一个不?”我接过她递来的桃子,确实香甜多汁。和她聊起来才知道,她在这路口摆摊快十年了,每天看着车站人来人往。“早些年啊,这条街可没这么整齐,”她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水果一边说,“后来整顿了几次,路边乱摆摊的少了,街道也宽敞多了。”

车站西侧是条新修的马路,比起站前街要宽敞得多。傍晚时分,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,把整条街照得通明。下班的人拎着菜匆匆往家赶,放学的小孩叁五成群地追逐打闹。路边有家开了二十多年的书店,店面不大,但书的种类很全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总是坐在柜台后面安静地看书。他说,虽然现在大家都爱看手机,但还是有不少老顾客喜欢来店里翻翻书,“纸质书摸着才有感觉嘛”。

我在书店里转了转,挑了两本旧书。付钱时和老板聊起这条街的变化,他推了推眼镜说:“我开店这些年,看着这条路翻修了叁次。每次修路都觉得生意要受影响,可路修好了,人来人往的更热闹了。”他指着门外,“你看对面那家奶茶店,去年才开的,现在每天都是年轻人排队。时代在变,这条街也在变,但总归是越变越好了。”

天色渐渐暗下来,我沿着街道慢慢往回走。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,沿街的店铺都亮起了灯箱。有家五金店正准备打烊,老板正在锁卷帘门,看见路过的人还会点头打个招呼。这种熟人社会的温暖,在大城市里已经很少能感受到了。

快到车站广场时,听见一阵悠扬的二胡声。循着声音望去,是位白发老人在广场边上拉琴。他闭着眼睛,完全沉浸在音乐里,周围零星站着几个听众。这首《二泉映月》我小时候常听外公拉,此刻在车站广场听见,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。车站周边的这些街景,就像这首老曲子,虽然简单,却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和故事。

站在广场中央环顾四周,忽然觉得这个看似普通的地方,其实藏着这座小城的魂。那些来来往往的人,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店,那些日复一日的市井生活,都在诉说着属于古交的独特故事。或许有一天这些街道还会改变,但此刻的这份真实与鲜活,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