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城嫩茶论坛,兴城新茶品鉴交流
清晨的阳光斜照在窗台上,刚泡好的兴城嫩茶冒着袅袅热气,那股独特的清香总能让人瞬间清醒。这不,我端着茶杯就想起前两天在兴城嫩茶论坛里看到的帖子——有位茶友分享了他收藏的明前茶,照片拍得那叫一个诱人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茶香。
说到咱们这个兴城嫩茶论坛,可真是茶友们的心头好。记得去年刚注册时,我还分不清毛尖和银针的区别,现在居然也能和新手聊上几句冲泡技巧了。论坛里每天都有新鲜事,昨天李大伯晒了他家后院新摘的茶叶,今天张阿姨又分享了收藏茶饼的窍门。这种实实在在的交流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茶艺表演有意思多了。
茶香里的烟火气
上周六的兴城新茶品鉴交流活动让我印象特别深。本来以为就是大家正襟危坐地品茶,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组织者王老师直接在小院里支起茶桌,旁边还架着个小炭炉。第一泡茶刚出汤,就有人惊呼:“这茶青味还没退干净啊!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。
其实这才是真实的品茶状态。好茶坏茶都得喝到嘴里才算数,兴城嫩茶论坛里常说的“茶无贵贱,适口为珍”,在现场得到了最好的印证。那位带来自家茶园头采茶的李大哥说得实在:“我这茶虽然比不上名山古树,但喝着顺口啊!”
这样的兴城新茶品鉴交流,让人感觉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,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生活伴侣。毕竟咱们普通人喝茶,图的不就是那份舒心嘛。
最近论坛里在讨论春茶保存的问题,这可是个技术活。温度高了容易变味,湿度大了又要发霉。我试过好几种方法,最后发现还是老祖宗的陶罐最好用。不过这话在论坛里一说,立刻有位茶友分享了他的现代装备——带湿度控制的茶叶柜,看得我直眼馋。
有时候觉得,兴城嫩茶论坛就像个永远在更新的茶叶百科全书。不过比起冷冰冰的工具书,这里更有温度。上次我不小心把茶罐打翻了,发帖求助抢救方法,十分钟内收到七八条回复,有让用低温烘干的,有建议尽快喝完的,还有位茶友直接私信我详细的处理步骤。
转眼在论坛混了快两年,从开始只会问“这是什么茶”的小白,到现在能品出不同山场的细微差别,这份成长离不开茶友们的无私分享。明天又要举办新一期的兴城新茶品鉴交流了,听说这次来了几位年轻的制茶师傅,带着他们的创新茶品,倒是让人期待。
窗台上的茶汤渐渐凉了,我又续上热水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忽然觉得品茶和逛论坛很像,都需要慢下来细细体会。那些在茶香中结识的朋友,那些在交流中获得的启发,都化作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