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生品茶学习体验课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31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福鼎的春天总是带着淡淡的茶香。走在街上,你能看到不少学生背着书包,手里还拎着自家做的茶叶罐。这可不是要去集市卖茶,而是他们学校里一门特别的课要开始了——学生们管它叫“茶课”。

每周叁下午,教室里总会飘起一阵阵清雅的香气。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围坐在木桌旁,桌上摆着白瓷盖碗、茶海和品茗杯。老师不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公式,而是轻轻提起水壶,一边冲泡着今年的新茶,一边讲解着水温该怎么把握。“冲泡白茶呀,水温不能太高,85度左右最合适。”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小声跟同桌分享着她的心得。

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

这门课可不是简单地喝茶聊天。学生们要学的,是从认茶开始。福鼎白茶分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,光是辨认这些茶叶的外形特征,就花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。林小宇是班上的“茶迷”,他说最开始自己也分不清,后来老师教他们用看、闻、摸的方法,现在闭着眼睛光靠闻香气就能认出是哪类茶了。

实际操作环节总是最热闹的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称茶、温杯、注水,看着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。有个男生第一次泡茶时水倒得太急,茶汤涩得让同桌直皱眉。后来他掌握了技巧,现在泡的茶连老师都说好。“原来泡茶这么讲究啊,”他挠着头笑道,“我以前以为就是把茶叶扔进杯子加热水就行了。”

在这个过程中,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泡茶,更懂得了什么叫耐心。等待茶叶舒展需要时间,就像学习一样,急不得。这话是他们的茶艺老师说的,一位在福鼎做了叁十多年茶的老茶人。

最让同学们期待的是每年四五月的采茶实践。学校组织大家去附近的茶山,跟着茶农学习采摘技巧。“一芽一叶,要轻捏上提,”茶农阿姨手把手地教着,“可不能乱扯,会把茶树弄伤的。”阳光洒在茶山上,学生们戴着斗笠,腰间系着小竹篓,手指在茶树枝头轻盈地跳动。

回到教室,大家把自己采的茶叶铺在竹匾里,学习萎凋的基本方法。看着新鲜的茶叶慢慢失去水分,散发出特有的花香,这种感觉很奇妙。有个女生在日记里写道:“原来我们每天喝的茶,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,蕴含着这么多人的汗水。”

这门特别的课程,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学生们。以前下课就冲向小卖部买饮料的同学,现在会自己泡一杯白茶;周末回家,还会像模像样地给爸妈泡茶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对家乡多了份理解与自豪——每次向外地亲戚介绍福鼎白茶时,总能说得头头是道。

窗外,茶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柔和。教室里,一群少年正专注地品尝着自己冲泡的茶,时而小声交流着感受。茶香氤氲中,传统文化的种子,正悄悄在这些年轻的心灵里生根发芽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