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源水磨工作室喝茶,涟源水磨坊休闲品茶时光
穿过那条熟悉的老街,远远就能听见水声潺潺。声音是从一座青瓦白墙的老房子里传出来的,门前木牌上写着“涟源水磨工作室”几个字。推开门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,还夹杂着新磨的麦子气息,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外婆家。
工作室主人老陈正弯腰调试着水轮,见我进来,他直起身擦了擦手:“来得正好,今天刚到的明前龙井,配这新磨的米粉最合适。”他说话时眼角带着笑意,那神情不像是个生意人,倒像是招待老朋友的邻家大叔。
水声里的老手艺
老陈带我参观他的水磨坊。巨大的木制水轮缓缓转动,带动石磨发出沉稳的摩擦声。“现在都用电动磨面机了,可我就是舍不得这老物件。”他伸手轻轻抚过磨盘,像是抚摸老朋友的肩膀,“你看这水流不急不缓的,磨出来的米粉才细腻,泡茶时用来配茶点,那股子绵密的口感,是机器做不出来的。”
我在旁边的茶桌前坐下,看着窗外竹影摇曳。老陈端来茶具,是一套朴素的青瓷,壶身上还有细微的冰裂纹。“喝茶这事啊,急不得。”他边说边温壶、置茶、冲泡,每个动作都那么从容,“就像这水磨,慢工出细活。现在的年轻人总说没时间喝茶,其实啊,不是没时间,是心里装了太多事。”
第一泡茶出汤,清澈的茶汤在杯中荡漾。我小啜一口,清新的豆香在口中散开,配上刚蒸好的米糕,那滋味真是说不出的妥帖。隔壁房间,几个年轻人正在体验磨米粉,笑声阵阵传来,给这古老的空间添了几分生气。
“有人觉得我傻,守着这么个不赚钱的营生。”老陈给我续上第二泡茶,茶香更浓了,“可我觉得吧,人这一辈子,总得有点让自己安心的地方。对我来说,就是这间涟源水磨工作室喝茶的时光最踏实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神温和而坚定。
慢下来的时光
说来也怪,在这水声和茶香里,时间好像真的慢了下来。我注意到墙上挂着不少照片,记录着不同季节的工作室——春茶上市时大家围坐品茗,夏天孩子们在水渠边嬉戏,秋日里用新米做糕团,冬季则围炉夜话。
“上周有个从深圳回来的小伙子,在这里坐了一下午。”老陈回忆道,“他说在写字楼里喝了这么多年咖啡,从没像今天这样,喝杯茶就能把心静下来。”确实,在这个什么都讲求效率的时代,能找到一个让人慢下来的地方,实在难得。
第叁泡茶的滋味最是醇厚,老陈说这是茶的“真味”出来了。就像人相处久了,才能看到彼此最真实的一面。我忽然明白,他坚守的不只是一门老手艺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在涟源水磨坊休闲品茶时光里,人们找到的不仅是舌尖的享受,更是一种久违的从容。
夕阳西下,我起身告辞。老陈送我出门时,水磨还在不知疲倦地转动着。他笑着说:“有空常来坐坐,好茶随时都有。”走远了回头望去,那间老房子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安宁,仿佛城市喧嚣中的一座孤岛,守护着那些简单却珍贵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