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街景随记
傍晚时分,我站在济南火车站出站口,看着人流像潮水般涌向四面八方。空气中飘着煎饼果子的香气,夹杂着出租车司机带着山东口音的吆喝。有个背着编织袋的大叔在我身旁停下,用毛巾擦着汗问:"老师儿,去泉城广场咋走?"我给他指了路,看着他消失在夕阳里。
济南站的建筑有些年头了,红砖墙面上爬着些许藤蔓。广场四周种着槐树,这个季节叶子正绿得发亮。我沿着车站街慢慢走,路两旁是些小店面,卖烟酒的、开旅馆的、修手机的,招牌新旧不一,有的已经褪了色。
市井百态
再往前走,街角有个卖把子肉的小摊,老板娘正麻利地给客人夹肉。五块钱一块,肥瘦相间,酱汁浓郁。我要了一块,站在路边吃起来。旁边等客的摩的师傅凑过来聊天:"这摊子在这儿十几年了,比那些大饭店实在。"确实,咬一口,肉香满嘴,配着米饭吃更香。
车站周边总能看见各式各样的人。有拖着行李箱的游客,有拎着公文包的商务人士,还有拎着大包小包返乡的人。有个小姑娘在公交站牌前徘徊,我听见她小声嘀咕:"这11路车到底在哪儿坐啊?"我正好也要去那边,便给她指了方向。她道谢时眼睛弯成了月牙。
天色渐暗,路灯一盏盏亮起来。车站附近那些老巷子里,开始飘出炒菜的香味。这边居民楼都有些年头了,阳台上晾着衣服,花盆里种着葱蒜。有户人家窗户开着,传出电视剧的对白声,还有炒菜的刺啦声,听着就让人觉得踏实。
街边有家旧书店还开着门,我走进去转了转。店面不大,书架上的书挤得满满当当。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正就着台灯看报纸。我在角落里找到一本八十年代的济南旅游指南,书页已经泛黄,里面还有手写的笔记。
走出书店,夜风清凉。车站钟楼上的大钟敲了七下,声音浑厚悠远。广场上的人比白天少了些,但依然热闹。有个流浪歌手在唱民谣,几个年轻人围着他轻声跟唱。歌声飘在夜风里,听着莫名有些感动。
车站周边的夜景挺有意思。高楼上的霓虹灯和巷子里的家常灯火交织在一起,既现代又传统。这边新开了几家连锁酒店,但拐个弯就能找到经营了二叁十年的老餐馆。这种新旧的交融,让这片街区显得特别有味道。
我走进一家牛肉面馆吃晚饭。店里装修简单,但味道很正宗。老板娘说他们家在这开了二十多年,很多老顾客搬走了还会特意回来吃。正说着,进来一位老大爷,不用点单,老板娘就直接朝后厨喊:"一碗细面,多放香菜!"
吃完面,我又在附近转了转。夜晚的车站依然繁忙,不时有列车进站出站。看着那些匆匆的身影,忽然觉得火车站就像城市的缩影,每个人都在奔赴自己的方向。而这些街巷,这些小店,这些寻常的生活场景,才是最真实的城市记忆。
离开前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济南火车站那片暖黄色的灯光,把整个广场照得温馨而安宁。那些站街的景象,那些街头巷尾的故事,都融进了这座城市的夜晚里,成为它独特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