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安学生品茶工作室,大安学子茶艺交流空间
最近路过学校后街,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——大安学生品茶工作室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就让我好奇得走不动道。学生和茶?这两个词放在一起,莫名有种新鲜又和谐的感觉。
推开门的时候,正好碰上几个同学围在长桌旁泡茶。青瓷茶具里飘出铁观音的兰花香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在讲他爷爷教他认茶青的趣事。这里不像普通的茶馆,倒像是谁家的客厅,随意又温馨。墙上贴着手写的茶诗,书架塞着《茶经》和专业课教材,角落还堆着几把吉他。
茶香里的另一种学习
工作室主理人是文学院大叁的李同学。她给我递来一杯刚沏好的龙井,玻璃杯里嫩芽缓缓舒展。“当初就是想着,总不能天天泡图书馆吧?”她笑着说,“你看,同样都是坐着,在这儿手里有杯热茶,眼里有绿色,和对面的人聊聊天——知识反而更容易进脑子了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上周来的那个工科生。他带着电路图来这儿改作业,结果被隔壁桌的茶艺展示吸引,放下笔就加入了讨论。后来他发现,茶叶发酵的温度控制原理,居然和他研究的导热材料有相通之处。你说神不神奇?
大安学生品茶工作室最妙的地方,就是这种自然而然的碰撞。没有刻意的安排,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一杯茶坐在一起,金融系的讲市场波动,美院的聊水墨意境,生物系的说说植物特性——知识像茶汤一样自由流动。
年轻人自己的茶空间
你可能觉得,年轻人嘛,应该更喜欢咖啡厅才对。但来这里待上一会儿就会明白,大安学子茶艺交流空间提供的,恰恰是那种不紧不慢的陪伴。没有咖啡因的激烈,也没有快餐式的社交,就是安安静静地共享一段时光。
有个常来的女生告诉我,她以前总觉得茶是长辈的饮品,直到在这里学会了冷泡茶。“原来可以用冷水慢慢萃取,加片柠檬,特别适合夏天在寝室喝。”她现在甚至搞起了“茶叶漂流”,把自己喜欢的茶包贴在宿舍楼留言板,附上品饮笔记,等着陌生人取走并留下新的故事。
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,让很多同学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宿舍。期末时带着复习资料来,泡壶茶就能坐一下午;社团会议在这里开,说着说着就开始品鉴新到的凤凰单丛;偶尔还有小型读书会,读到动人处,正好喝口茶回味一番。
茶还是那片叶子,但在年轻人手里,它变得活泼起来了。就像那天看见几个同学争论哪种茶配芝士蛋糕最合适,最后居然搞出了品鉴打分表——这种认真又好玩的态度,大概就是青春特有的味道吧。
不知不觉,我也成了这里的常客。有时候什么都不做,就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影,手里捧着温暖的茶杯。在这个总让人匆匆忙忙的年纪,能有这么个地方让我们慢下来,细细品味生活本来的滋味,确实是件很美好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