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宝火车站小巷子,灵宝火车站附近小胡同
站在灵宝火车站出站口,我常常会望着对面那片低矮的屋檐出神。那些弯弯曲曲、仅容两叁人并肩通过的小巷子,就像这座城市掌心的纹路,藏着外人看不懂的故事。
每次路过,我最爱闻的就是那股子混杂的味道。刚出笼的包子蒸汽混着辣椒油的焦香,不知谁家晾晒的衣物带着皂角的清爽,还有老房子墙根处淡淡的苔藓气息。这些味道拧成一股绳,把你往巷子深处拽。
巷子里的旧时光
走进灵宝火车站附近的小胡同,时间好像突然慢了下来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角蹲着的石墩子光滑得像包了浆。有个大爷坐在自家门槛上,捧着个搪瓷缸子,眯着眼看行人来来往往。他在这条胡同里住了一辈子,说以前火车站的汽笛声能传遍半个城,现在安静多了。
巷子两旁挤挤挨挨的都是老房子,二楼窗户伸出的晾衣竿上,挂着碎花衬衫和工装裤。有户人家的窗台上摆着几盆茉莉,开得正欢实,白花花一片。再往前走走,能听见哗啦哗啦的洗牌声,几个老街坊坐在树荫底下打麻将,手边的茶杯冒着热气。
这些灵宝火车站小巷子最动人的,就是这份不紧不慢的从容。外面的火车站广场上人潮汹涌,旅客们拖着行李箱行色匆匆,可一拐进这些小胡同,就像突然切换了频道,一切都慢悠悠的,踏实得很。
卖豆腐脑的摊主认得常客的口味,不用开口就知道谁要多放辣子,谁不要香菜。修鞋的老师傅摊子摆在巷口,手底下的活儿不停,还能和路过的人聊上两句。这种熟稔,是天天见面的交情,比不得深交,但透着暖意。
新旧交织的风景
当然,灵宝火车站附近的小胡同也在变。老房子中间偶尔会冒出一两家新装修的奶茶店,亮堂堂的玻璃门对着斑驳的砖墙。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在巷子里拍照,寻找那些他们认为“很出片”的老墙角。
但变中有不变。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还在,老师傅用的还是手推子,价钱却没涨多少。他说来理发的都是老主顾,不好意思多要。隔壁的杂货铺子,到现在还卖着几分钱一颗的水果糖,用那种老式的玻璃罐子装着,阳光一照,亮晶晶的。
我最喜欢黄昏时分在这些灵宝火车站小巷子里转悠。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,炒菜的滋啦声此起彼伏,葱花的香气飘得满街都是。有孩子背着书包从巷子那头跑过来,鞋底敲在青石板上哒哒作响,那是回家吃饭的信号。
偶尔会遇见拉二胡的老人家,琴声在狭窄的巷子里打着转,悠悠地飘向远处。这时候,火车站传来的汽笛声似乎也不那么刺耳了,反倒成了这生活交响曲中一个恰当的音符。
这些巷子看似普通,却是很多灵宝人共同的记忆。谁家孩子是在哪条胡同里学会骑车的,哪条巷口的柿子树每年结的果最甜,大家都记得清清楚楚。这些细碎的片段,织成了小城生活最真实的模样。
天色渐暗,巷子里亮起零零星星的灯火。我转身往外走,又能看见火车站明亮的灯光和匆匆的人影。这一静一动的世界,只隔着几条巷子的距离。明天,这些灵宝火车站附近的小胡同还会继续它们的生活,不慌不忙,就像过去的每一个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