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滨州周边200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41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滨州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刚过立冬,风就刮得人脸生疼。老城区那家开了二十年的拉面馆里,热汽糊满了玻璃窗。

服务员小梅擦完最后一张桌子,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。十点整,她该下班了。今天和往常不太一样,因为那个总坐在角落里吃面的男人,居然主动和她说话了。

“你们这儿,招兼职吗?”男人声音很低,带着点沙哑。

小梅愣了一下。她认得这张脸——每周叁晚上准时出现,点最便宜的牛肉拉面,连个茶叶蛋都不加。面端上来后,他会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,边吃边写些什么。

200块钱的故事

“我就在对面工地上干活,”男人搓着粗糙的手,“晚上六点到十点有空,什么活都能干。”他从裤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,“这是押金,要是你觉得我不靠谱,这钱就不用还了。”

小梅注意到他那双手,指甲缝里还留着没洗净的水泥印子。她犹豫着该不该接过那两张钞票,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滨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啊——不对,她在心里笑自己,怎么想到爱情上去了。

“为什么非要来我们这儿兼职?”

男人低头看着面前空了的碗:“我女儿在老家念初中,想学画画。一套颜料要叁百多。”他顿了顿,“我算过了,在这儿干一个月夜班,刚好够。”

小梅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。她想起自己十六岁出来打工,不也是为了供弟弟上学么。

后来老板真的招了他。他干活特别卖力,洗碗、拖地、倒垃圾,从不停歇。有次小梅忍不住问他:“你白天在工地,晚上来这儿,不累吗?”

他笑了笑:“想着女儿能画上画,就不累了。”

小梅渐渐知道了更多对于他的事。妻子五年前病逝,他独自带着女儿,不得已出来打工,把孩子留在老家给奶奶带。每个月工资一发,他只留六百块钱生活费,剩下的全寄回去。

有天晚上打烊后,外面下着大雨。他站在屋檐下犹豫,小梅递给他一把伞:“拿着吧,明天记得带来就行。”

他摇摇头:“我跑回去就行,伞留着你自己用。”

“你这人怎么这么倔?”小梅把伞塞进他手里,“淋病了怎么办?医药费不比伞贵?”

他愣了片刻,终于接过了伞。第二天他来还伞时,伞柄上挂了个小袋子,里面装着两个还热乎的茶叶蛋。

“工地发的早餐,”他不好意思地笑笑,“我吃一个就够了。”

那些没说出口的话

腊月二十叁,小年。店里只剩他们俩在收拾,窗外偶尔传来鞭炮声。

“明天我就回老家了。”他突然说,“过了年可能不来了。女儿说想我,我打算在县城找个活。”

小梅正在擦桌子的手停了一下。这几个月,他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。他会给她讲工地上的趣事,她会帮他留一碗热汤。这种滨州周边200元的情感故事,平淡得像白开水,却让人莫名安心。

“那挺好,”小梅继续擦着桌子,“孩子确实需要爸爸陪着。”

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:“这个,给你。”

小梅打开一看,里面是两百块钱,还有一张画。画上是拉面馆的店面,灯亮着,窗后有两个模糊的人影。画的右下角用铅笔写着:谢谢您的照顾。

“你女儿画的?”

他点点头:“她说要谢谢那个给她爸爸热汤喝的阿姨。”

小梅把两百块钱塞回他手里:“画我收了,钱你拿回去。给孩子买点新画笔。”

他执意不肯,小梅急了:“你就当这是我给孩子的压岁钱,行不行?”

两人推让间,那张百元钞票被撕成了两半。他们都愣住了。

“这下好了,”小梅突然笑起来,“这钱谁也花不出去了。”

他也笑了,笑着笑着,眼睛就红了。

年后拉面馆重新开业,那个角落的位置空了很久。小梅还是当她的服务员,偶尔会望着那个座位出神。有次新来的客人问:“这儿有人吗?”小梅摇摇头,动作利索地擦了一遍本就干净的桌子。

叁月开春,冰雪消融。小梅收到一个包裹,里面是两半被仔细粘好的百元钞票,用塑料膜封得严严实实。还有一封信,信上说他在县城开了家小面馆,生意还不错。最后一行字写得格外工整:“你愿意来当老板娘吗?”

小梅把那张修补好的钞票对着光看了很久,裂缝处透出细细的金色。她想起那个撕破钞票的夜晚,原来有些东西,破了反而更珍贵。

第二天,拉面馆老板发现小梅辞职了。桌上放着封好的辞职信,还有她这个月的工资,一分没动。

老板摇摇头,自言自语:“这丫头,到底还是走了。”窗外,开往县城的早班车刚刚启动,载着一个对于滨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的故事,缓缓驶向春天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