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州水会92场与95场的区别,两场活动主要差异
冀州水会这几年是越办越红火,不少朋友都去凑过热闹。不过说起92场和95场,好多人都搞不清里头到底有啥门道。今儿个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事儿。
先说92场吧,那可是水会的老招牌了。场地就设在老城区那个标志性的圆形广场,周围青砖灰瓦的,特别有味道。他们那儿的节目编排也传统,开场必是《龙腾九州》那段集体鼓舞,震天的鼓声能传出去二里地。演员们都穿着绛红色的传统服饰,动作整齐划一,看着就提气。
节目单里的学问
92场的节目单十年都没怎么大变样,但老百姓就吃这套。《渔舟唱晚》用的是真竹子扎的筏子,演员站在上头晃晃悠悠的,手里渔网撒开的动作漂亮极了。而95场呢?他们敢把电音和古筝揉到一块儿演,刚开始好多老观众直摇头,现在倒成了年轻人必拍的短视频素材。
要说最明显的差异,还得是互动方式。92场的互动讲究个“意会”,演员朝观众席撒把糖,孩子们抢着接,这就算互动了。95场可不一样,他们去年搞了个水幕电影,观众拿手机扫码就能在水幕上发弹幕,这事儿当时还挺新鲜的。
我记着前年带家里老人去看92场,老爷子盯着戏台上那个变脸演员看了半天,散场了还念叨:“这手法,跟我小时候看的一模一样。”转头隔周陪同事看95场,整个场馆都是激光在乱窜,同事家五岁孩子跟着音乐扭得可欢了。
说到服装道具,这里头的差别也挺有意思。92场的行头都是请老师傅手工做的,一套得小半年。有次有个演员的头饰坏了,临时找不着替换的,只好把那出戏给撤了。95场就灵活多了,他们的戏服看着华丽,其实很多是3顿打印的配件,轻便还不怕水。
其实啊,这两场水会说到底就是两种不同的路子。要是您偏爱原汁原味的传统味儿,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感受老手艺,92场准没错。要是带着孩子去,或者就喜欢新鲜刺激的视觉体验,那95场可能更对胃口。
对了,去年开始两个场子都开了夜场,效果完全不一样。92场夜场点的是灯笼,光晕柔和,照在水面上影影绰绰的。95场用的是投影技术,把整个水面当成了画布,时不时还飘过几条发光的小船。
票价这事儿也得提一嘴。92场这么多年都没怎么涨价,老百姓都说他们厚道。95场虽然贵些,但每年都在技术上投钱,去年那个环绕式音响系统确实让人身临其境。
说到底啊,这两场水会就像火锅店的清汤锅和麻辣锅,各有各的拥趸。有时候想想,正是这种差异让冀州水会更加丰富多彩。下次您要去,不妨先琢磨琢磨是想感受传统的厚重,还是体验创新的灵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