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色初中生一小时50元,百色学子时薪50元
这几天在朋友圈里,看到不少百色的朋友在转发一条消息,说的是有初中生在做家教,一小时能挣50元。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厉害了吗?
说起来,这个“百色初中生一小时50元”的现象,还真不是个例。我特意问了几个在教育系统的朋友,他们都说,这种情况在身边挺常见的。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,帮同学补习功课,或者给邻居家的小孩辅导作业,收个五十块钱一小时,家长们都觉得挺值。
这钱挣得容易吗
可能有人会觉得,哎呀,这不就是教教小学生做作业嘛,多轻松啊。但要我说,这钱还真不是那么好挣的。你想啊,一个初中生自己都还在上学,要把别人也教明白,那得先把知识点吃得特别透。比如说数学题吧,自己懂和能让别人懂,完全是两码事。
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就是这样,他妈妈说,为了给二年级的小邻居讲明白乘法口诀,自己先把小学数学教材翻了个遍。这孩子跟我说:“有时候我觉得懂了,可是教别人的时候,人家一问,我就卡住了。”你们说,这是不是挺考验人的?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“百色学子时薪50元”的情况,也让我想了很多。现在的孩子,真是比我们那会儿厉害多了。我们上初中那会儿,哪想过能靠自己知识赚钱啊。
家长们的想法
我跟几个让孩子做家教的家长聊过,他们的想法挺有意思。有个爸爸说,他不是真指望孩子赚多少钱,主要是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。“让孩子知道,知识是真的能创造价值的,”他这么跟我说,“而且你看,为了教别人,他自己学习更认真了,这不是一举两得吗?”
不过也有家长担心,怕影响孩子正常学习。这个顾虑确实在理,毕竟初中生的主业还是学习。但我观察到的情况是,那些能做家教的孩子,反而时间管理得更好。他们得先把自个儿的作业做完,复习好,才有底气去教别人不是?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个“百色初中生一小时50元”的帖子下面,有人留言说:“这不就是变相的内卷吗?”这话让我想了很久。你说这是内卷吧,好像也不完全是。这更像是孩子们在用实际行动证明,知识是真的有用处的。
当然啦,我也不是说所有的初中生都该去做家教。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有的孩子可能连自己的功课都忙不过来呢。但这个现象确实让我们看到,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早地开始思考怎么把知识转化成能力,甚至是价值。这个思考过程本身,说不定比那五十块钱更重要。
我邻居家的小孩,前阵子也在做类似的事。他妈妈说,自从开始教别人之后,孩子变得特别爱钻研。有时候为了讲清楚一道题,能自己在房间里琢磨半天。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,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。
而且你们发现没有,这样的经历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也特别有帮助。要给比自己小的孩子讲题,得用人家能听懂的话来说,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。我那个朋友的孩子就说,现在在班上回答问题,老师都夸他讲得特别清楚。
不过话说回来,做家教这事也得量力而行。要是为了赚这点钱,耽误了自己的学习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重要的是找到平衡点,既锻炼了自己,又不影响正事。
其实想想,这个“百色学子时薪50元”的现象背后,反映的是现在教育观念的变化。家长们越来越愿意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付费,同时也愿意让孩子早点接触社会,体验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过程。
当然了,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,选择也会不一样。有的家长可能更希望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,这完全可以理解。重要的是,我们要看到这其中积极的一面——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方式,证明着知识的价值。
说到这里,我倒觉得,或许我们该给这些孩子点个赞。在他们这个年纪,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,还能帮助别人,确实挺了不起的。你们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