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安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大安站后巷的日常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9:25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走过大安火车站后面那条小巷子,总感觉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。站前是车水马龙的忠孝东路,站后却是这番光景——巷子窄得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,两旁的围墙爬满了九重葛,紫红色的花在午后阳光下特别扎眼。

巷子里的老邻居

巷口那家五金行的老板我熟,大家都叫他阿伯。他的店开了叁十多年,货架上堆得满满当当,连走道都摆着水桶和扫把。我常看他坐在店门口那张褪色的塑料椅上,手里拿着报纸,偶尔抬头和路过的人点头打招呼。“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这些东西啦,”他有一次这么跟我说,语气里倒没有埋怨,就是淡淡的,“但我这些老邻居还是习惯来我这里。”

再往巷子里走,会经过一幢两层的老公寓。阳台上晾着的衣服在风里轻轻摆动,花盆里的薄荷长得特别茂盛。有时候能闻到谁家在煎鱼,或是炖肉的香味。住一楼的陈太太常在下午四点左右出来喂流浪猫,那些猫儿认得她,老远听见她的脚步声就围过来了。

巷子中间有棵大榕树,树下摆着几张石凳。下午叁四点钟,总有几个老人家在那里下棋。他们不太说话,就专注地盯着棋盘,偶尔响起棋子落下的清脆声响。我经过时总会放慢脚步,怕打扰了这片宁静。

巷子的日与夜

白天的巷子是热闹的。送信的邮差骑着摩托车慢悠悠地穿行,外卖小哥的技术特别好,那么窄的巷子也能灵巧地闪过停放的机车。附近办公楼的职员会抄这条近路去买午餐,边走边讨论工作上的事。

到了晚上,巷子就完全换了副模样。路灯昏黄的光把影子拉得老长,大部分店家都拉下了铁门,只有转角那家面摊还亮着灯。热腾腾的蒸汽从锅里冒出来,在冷清的夜里显得特别温暖。偶尔有下晚班的人来这里吃碗面,坐在塑料凳上默默地吃着,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另一端。

前些日子巷口那家传统杂货店要收摊了,老板娘说要搬到儿子家养老。最后那几天,老街坊们轮流去店里坐坐,买点东西做纪念。八十多岁的李奶奶握着老板娘的手说:“你们没开之后,我要去哪买这种古早味的酱油啊?”我站在店外,看着那些斑驳的货架,突然意识到这条巷子不只是一条路,它承载着这么多人的生活记忆。

前两天下午又经过那里,看见几个孩子在巷子里玩球。他们笑得很开心,球不小心滚到我脚边,我捡起来还给他们。其中一个孩子大声说了谢谢,然后又追着球跑远了。阳光透过榕树的叶子洒下来,在地上形成斑斑点点的光影。

站前的高楼还在继续盖,捷运的车声从不远处传来。但拐进这条小巷,时间好像就慢了下来。我想,这就是大安火车站后巷最珍贵的地方——在快速变化的城市里,它固执地保留着某种老台北的节奏。那些日常的、琐碎的片段,组成了这条巷子独特的生命力。每次走过这里,我都忍不住多看一眼,把这些画面悄悄收在记忆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