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远品茶上课微信,抚远茶艺学习交流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那天我在朋友圈刷到“抚远品茶上课微信”这几个字时,手指不自觉地就停住了。茶艺课?还通过微信就能上?这可真新鲜。作为一个在抚远生活了叁十多年的人,我印象里的茶就是长辈们大瓷缸里泡的茉莉花茶,从来没想过这东西还能专门开课教。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扫描了二维码。加上好友后,对方发来的第一句话不是冷冰冰的课程介绍,而是一段语音:“您好呀,欢迎来到我们的抚远茶艺学习交流小天地。”声音温温和和的,一下子就把距离拉近了。老师先是简单问了我平时喜欢喝什么茶,对茶艺了解多少,然后才推荐了适合我的入门课程。这种不急着卖课,先交朋友的态度,让我觉得特别舒服。
手机屏幕里的茶香
课程开始的那个晚上,我准时打开微信。群里已经挺热闹了,老师发了几张今晚要品鉴的茶叶图片——是咱们黑龙江本地不太常见的凤凰单丛。我心里直打鼓,这能学会吗?
没想到,老师并没一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。她先让我们看她怎么温杯、置茶,动作慢而清晰,就像坐在对面手把手教一样。“水快滚的时候,听见壶里像松涛一样的声音了吗?这时候冲泡最好。”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,偶尔还会停下来回答大家的问题。当我按照指引,把第一泡茶汤凑近鼻子时,竟然真的闻到了描述里的那种蜜兰香气!那一刻,隔着手机屏幕,我仿佛也闻到了缕缕茶香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课堂氛围。有人问“为什么我泡的茶总是苦”,老师会耐心解释水温太高了;有人分享了自家茶具照片,大家纷纷点赞。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大师,只有一群喜欢茶的普通人,在微信这个小小的窗口里,进行着温暖的抚远茶艺学习交流。
不只是学泡茶
上了几周课后,我发现学的远不止怎么泡茶。老师会讲茶叶背后的故事,比如制茶师傅如何根据天气调整工艺,某种茶为什么会有特别的口感。我开始明白,原来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风土和时光。
慢慢地,这种学习影响了我的生活。现在下班回家,我不再是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而是会安静地泡一壶茶。听着水沸的声音,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,整个人的节奏都慢了下来。连妻子都说,我最近的脾气好像都变好了不少。
上周,群里组织了一次线下茶聚。当我走进茶馆,看到那些只在微信头像里见过的朋友们,大家都笑了起来——“原来是你啊!”那个下午,我们品尝着各自带来的茶叶,交流着泡茶心得,从虚拟微信群的抚远品茶上课,到现实中的欢声笑语,这段经历让我们的联系更加真切了。
如今,我的微信里最活跃的就是这个茶艺群。大家会分享今天喝了什么茶,遇到了什么好茶具,或者只是发一张窗外细雨的照片,配文“这样的天气适合喝杯老白茶”。对我来说,抚远品茶上课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平台,它成了忙碌生活中一个安静的角落,一群因茶结缘的朋友们共同守护的小天地。如果你也在抚远,也对茶感兴趣,不妨来试试,说不定也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