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余品茶工作室,扶余茶艺休闲空间
扶余品茶工作室坐落在城东的老街转角,灰墙木门很不起眼,第一次去差点走过头。推门时铃铛“叮铃”一响,满屋的茶香就扑了过来,像被温暖的云雾轻轻拥住。
老板是个穿棉麻衫的中年人,正用盖碗不紧不慢地出汤。见我在博古架前驻足,他笑着招手:“刚泡的牡丹王,来尝尝?”
茶汤里的光阴故事
白瓷杯里漾着浅金色的茶汤。他说这片茶园在海拔八百米的山上,春天采茶时能听见布谷鸟叫。我捧着茶杯,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阁楼——旧木箱里也藏着这样安详的香气。
隔壁桌的老先生每周叁下午都来,总要那个靠窗的位置。他说在这喝了七年茶,从铁观音喝到老普洱,女儿出国那天的茶味记得特别清楚。“苦后回甘,就像人生。”
其实扶余品茶工作室最特别的,是让时间慢下来的本事。手机放在一边,看着茶叶在壶里舒展,什么都可以想,什么都可以不想。
另一种相遇的可能
拐个弯就是他们的扶余茶艺休闲空间。这里更敞亮,原木长桌上摆着新插的栀子花。周末常有人在这里学茶艺,玻璃壶里茶叶舞姿看得分明。
上个月碰到个年轻人,说是在隔壁写字楼上班,每天午休都来坐半小时。“就为躲个清静,喝完这杯茶,下午面对电脑都有劲了。”他转动着闻香杯,深吸一口气。
两个空间相隔不过五十米,却像茶的不同面向——一个专注品饮本身,一个更重闲适体验。但那份对茶的诚意,是一样的。
黄昏时分又飘起小雨。我收起笔记本,老板正在教新来的客人闻香。“别急,让茶汤在嘴里停一会儿。”他的声音和雨声混在一起,格外好听。推门离开时,铃铛再次响起,带走了满身茶香,留下了半日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