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大学城约找学生,本溪大学城附近寻学子
这几天朋友一直念叨,说想去本溪大学城附近找几个学生做个小型调研,可转了好几圈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。这事儿听着简单,真做起来还挺让人犯愁的。
大学城周边总是热热闹闹的,下午四点多,小吃摊开始飘香,叁叁两学生背着书包穿梭在街道上。路口那家奶茶店永远排着队,几个女生边等饮料边讨论小组作业;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透着年轻特有的劲儿。要说在这种环境里想联系学生,其实机会挺多的,但总不能贸然上前打扰人家吧?
找个合适的切入点
我站在图书馆门口琢磨,直接拦住学生问问题确实不太礼貌。后来发现布告栏其实是个好地方,上面贴着各种社团活动、兼职信息。有个男生正在贴英语角的海报,我顺势和他聊了几句。他说学生们平时挺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的,只要活动有意义,时间又合适。
后来又碰到位大二的女生,她说学校其实有专门的社会实践中心,校外人员想找学生合作,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申请。她指了指行政楼的方向:“老师们都会帮忙把关的,既保障学生安全,也能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项目。”
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,之前确实听说过有些公司在大学城搞创意集市,就是通过学校相关部门组织的。学生们摆摊卖手工艺品,还能接触到真实的商业运营,双方都受益。
转过弯来到生活区,看到几个学生在长椅上讨论什么。听了一阵才知道,他们正在为暑期支教项目做准备。带队的男生说,他们很希望获得社会人士的指导,但更期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而不是临时性的打扰。
天色渐暗,教学楼陆续亮起灯光。透过窗户能看到自习室里埋头学习的身影,这种时候去打扰显然不合时宜。可能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正规渠道,在合适的时间、用合适的方式与学生们交流。
回去的路上经过学生创业基地,玻璃门上贴着项目招募通知。突然意识到,与其漫无目的地寻找,不如把需求明确化,通过官方平台发布信息。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私人时间,又能找到真正对此感兴趣的同学。
朋友听完我的见闻后若有所思:“看来直接去大学城碰运气确实不太妥当。下次还是先联系学校的相关部门吧。”我们商量着下周去社会实践中心咨询具体流程,毕竟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,合作才能长久。
走在暮色中的大学城,路灯已经亮起。叁五个学生说笑着从身边经过,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独特的朝气。或许下次再来时,我们就能以更合适的方式与他们相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