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顺学生品茶上课,抚顺学子课堂习茶艺
走进抚顺市实验中学的茶艺教室,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。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正围坐在原木茶席旁,小心翼翼地提着紫砂壶往闻香杯里注水。初叁学生李晓雯专注地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轻声对同伴说:"你看这片龙井,像不像在跳水上芭蕾?"
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学校本学期的劳动技术必修课。班主任王老师捧着茶盘穿梭在学生之间,时不时纠正大家的握杯姿势。"很多人都觉得茶艺离年轻人很远,其实通过抚顺学生品茶上课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泡茶技巧,更收获了难得的专注力。"
从疑惑到热爱
刚开始听说要上茶艺课,不少学生都嘟囔着"老土"。高一男生张昊原本以为会无聊到打瞌睡,现在却成了班里最积极的"茶博士"。他得意地展示着刚学会的"凤凰叁点头"冲泡技法:"没想到泡茶这么酷,水温差一度,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!"
学校特意把茶艺教室布置得古色古香,窗外是摇曳的竹影,室内摆放着各式茶具。音乐老师还精选了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,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传统文化氛围中。负责课程设计的刘主任说,现在的孩子太依赖电子产物,需要这样能让人静下心来的课程。
最让老师们惊喜的是,平时坐不住的学生在茶艺课上格外认真。初叁班的王佳怡说,她现在周末都会给爸妈泡茶,父亲戒烟后总是焦躁,一起喝茶成了他们父女的新交流方式。
茶香里的成长
随着抚顺学子课堂习茶艺的深入,变化在悄悄发生。以前总爱在课堂上插话的赵明同学,现在说话做事都稳重了不少。他在茶艺笔记里写道:"原来安静不是无聊,而是一种力量。"
生物老师巧妙地把植物学知识融入茶艺教学,讲解茶树品种时,学生们听得格外入神。语文老师则带着学生赏析历代茶诗,那些原本枯燥的古诗文,配上清茶一盏,突然就生动起来。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们发现知识之间都是相通的。
茶艺课还催生了校园里的"小茶人"社团。每周叁下午,社员们都会聚在一起研究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。他们最近在尝试用本地特产的山泉水泡茶,比较与纯净水的区别。这个项目意外获得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提名。
望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,校长深有感触地说,教育改革不一定非要追求高大上的设备,有时候,一杯清茶就能打开教育的新境界。茶艺课就像一扇窗,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,在年轻心灵中种下美好的种子。
窗外,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。教室内,茶香氤氲中,少年们正用青春的方式,续写着千年茶文化的新篇章。或许有一天,这些学生中会有人成为茶文化传播者,而这一切,都始于这方小小茶席上的奇妙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