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丽现在别人怎么约到大学生,瑞丽当前怎样结识大学生
瑞丽的傍晚总是带着点热带雨林的味道,湿润的空气里飘着菠萝饭的香气。走在弄莫湖边,经常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年轻人坐在石凳上聊天。有人问我,在这儿怎么认识大学生?其实啊,这事儿说难也不难。
上周我在姐告玉城夜市就遇到这么个情况。隔壁摊位的大学生正在帮家里看店,我凑过去看翡翠吊坠,顺口夸了她手腕上的民族风手链。这一夸可好,她眼睛一亮就打开了话匣子,说那是她自己设计的。你们看,在这种旅游城市,真诚地欣赏对方的特长,比什么都强。
校园周边的自然相遇
瑞丽这边大学虽然不多,但职业院校周边总藏着机会。我认识的老杨在勐卯大道开了十年奶茶店,他说附近大学生常来买柠檬水。“关键是要成为他们生活场景的一部分”,老杨边擦杯子边说,“比如我们店每周四的读书分享会,慢慢来的都成了熟客”。
现在年轻人防备心重着呢。上周叁在彩云城夜市,看见有个背着相机的男生想找学生当模特,开口就是“我是摄影师”,结果把人吓跑了。后来我提醒他,不如先说“觉得你这条筒裙特别上镜”,气氛就缓和多了。
其实在瑞丽这样的边境城市,大学生们普遍愿意交流。关键是不能带着太强的目的性。就像我上次在芒林村遇到的几个采风的学生,他们正愁找不到本地人了解傣族织锦,我帮忙介绍了寨子里的老人,后来他们每次来瑞丽都会联系我。
从线上到线下的巧妙转换
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,瑞丽本地的几个论坛偶尔会有大学生征集旅伴。上月我在“瑞丽生活”群里看到有学生找拼车去一寨两国,参与进去才发现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去写生。这一路上聊当地建筑特色,比生硬搭讪强多了。
要说现在的年轻人啊,他们挺反感被贴上“大学生”标签的。我见过有人开口就问“你是哪个大学的”,这让人怎么接话嘛。不如聊聊最近瑞丽口岸重新开放后的变化,或者问对方知不知道哪里能买到正宗的越南咖啡,话题自然就展开了。
在瑞丽要想结识年轻人,最重要的是融入本地生活节奏。早上可以去综合市场转转,经常有学生帮家里看摊;傍晚的珠宝小镇偶尔会有学生兼职当导购;就连路边卖泡鲁达的小摊,都可能遇到勤工俭学的学生。这里的生活本来就是张巨大的关系网。
记得有回在姐勒金塔,遇到个独自旅行的大学生拿着地图发愁。我正好顺路就带了他一段,沿途给他讲了讲这座南传佛教塔的历史。后来他每年来瑞丽都会联系我,还介绍同学来找我当导游。你们看,这种缘分都是不经意间结下的。
说到底,在瑞丽认识大学生这事儿,关键是把对方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尊重。这座边境小城每天都有新鲜故事发生,只要你愿意真诚交流,总会遇见投缘的年轻人。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连接,从来都不是靠刻意的安排,而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