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征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生茶艺课堂体验
走进仪征市这所中学的教室,你可能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——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,课桌上摆放的不是习题册,而是一套套精致的茶具。几个学生正围坐在茶席前,小心翼翼地往盖碗里注入热水。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他们正儿八经的课堂。
穿着校服的李同学手法还不算熟练,她轻轻晃动公道杯,让茶汤均匀分入品茗杯。“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,现在反而期待每周的茶艺课了。”她笑着说,旁边的同学连连点头。教室里没有传统课堂的严肃气氛,取而代之的是轻声交流与偶尔的欢声笑语。
当茶香遇见书香
这门特别的课程安排在周叁下午。最开始有家长担心会不会耽误学习,但学校老师发现,孩子们上了茶艺课后,反而更能静下心来做作业了。初叁的王同学告诉我,以前做数学题总静不下心,现在泡茶时要控制水温、时间,不知不觉培养了耐心。“就像泡茶不能急一样,解题也需要慢慢来。”
课程内容很丰富,从认茶、泡茶到品茶,甚至还有茶叶的历史文化。最受欢迎的是实践环节,孩子们可以亲手操作整套茶具。有个男生不好意思地说,他第一次泡茶时把水烧开了直接往茶叶上浇,结果苦得全班同学皱眉头。现在他已经能熟练地掌握“凤凰叁点头”的冲泡技巧了。
授课的张老师是本地有名的茶艺师,她说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惊喜。“刚开始他们坐不住,现在能安静地完成整个冲泡流程。最重要的是,他们学会了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。”
教室里最显眼的位置挂着陆羽的《茶经》选段。学生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古文,但“精行俭德”的道理,却在一次次注水、出汤的过程中慢慢体会。有个女生说,她现在周末会主动给爸妈泡茶,这让家人特别惊讶。
随着课程推进,学生们开始关注更多与茶相关的内容。有人研究起不同产区的茶叶特点,有人对茶具的历史产生兴趣。这种发自内心的求知欲,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。
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,教室里茶香氤氲。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,倒映着青瓷茶碗中缓缓舒展的茶叶。这门特别的课程就像茶一样,初尝或许觉得平淡,细品方能体会其中滋味。也许很多年后,他们还会记得这个午后,记得这缕茶香,以及它教会他们的——生活需要适当的停顿,就像好茶需要恰到好处的水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