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阳泉同城学生约见500元
这两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阳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信息,说真的,第一次瞥见心里就咯噔一下。这到底是个啥情况?怎么就有学生牵扯到钱的事情里去了?
正好有个亲戚家孩子在阳泉上初中,我就顺便打听了一下。孩子说,在学校里也偶尔听同学提起这类话题,好像是什么“陪玩游戏”、“帮忙写作业”之类的名目,但具体怎么回事,他也说不清楚。
这事儿没那么简单
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,阳泉同城学生约见500元,这数字对初中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。现在孩子们都用智能手机,各种社交软件玩得比大人都溜。要是有人借着“约见”的名义,用这点钱诱惑孩子,那后果真是不敢想。
隔壁老王家孩子就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。那天孩子回家特别晚,问起来支支吾吾的,后来才说有人在网上找他,说只要陪着去趟商场就给两百块。幸好老王发现得早,及时制止了。这事想起来都后怕,要是孩子真去了,谁知道会发生什么?
现在的孩子确实面临很多诱惑,五百块钱对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最新款的球鞋,或者心仪已久的游戏皮肤。可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?这么简单的道理,孩子们往往要付出代价才能明白。
家长们的困惑与无奈
我跟几个家长聊过这事,大家都挺发愁的。张姐说,她女儿最近老是抱着手机不撒手,问她在跟谁聊天,就说同学。李哥更头疼,他儿子上周居然开口要五百块,说是要参加什么“同城活动”,问具体内容又说不清楚。
说实话,咱们小时候哪遇到过这些?现在的网络环境太复杂,防不胜防。孩子们正处于好奇的年纪,又有点叛逆,说重了不行,说轻了不听,真是难办。
我觉得吧,关键是要跟孩子建立信任。比如我家那小子,我就明确告诉他,网上陌生人主动给钱的,十有八九都是陷阱。要是真需要钱,直接跟爸妈说,合理的要求我们都会支持。
另外,学校那边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?既然“阳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信息已经流传开了,说明问题确实存在。光靠家长盯着终究有限,要是能有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,让孩子们自己提高警惕,那该多好。
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孩子们总觉得自己长大了,能分辨是非,可社会上的人心险恶,哪是他们这个年纪能完全看透的?就像上次新闻里说的,有个中学生就是因为轻信了网友,结果被骗了好几千,最后还是家长发现银行卡余额不对才东窗事发。
写到这儿,我不由得叹了口气。养育孩子真是个技术活,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。我们既要保护他们,又不能过度保护;既要给予信任,又要适时提醒。这个度,真的很难把握。
可能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吧。但无论如何,对孩子上网这件事,多留个心眼总没错。毕竟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