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那里有什么好玩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2:13:2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广州女子学院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的后街,心里犯嘀咕:这条街现在还能不能逛了?说走就走,我拐了个弯就钻了进去。

刚走到街口,就闻到一阵混着咖喱鱼蛋和烤鱿鱼的香气。十来米宽的小巷子两边挤满了店铺,红色的遮阳棚挨挨挤挤的,晾衣杆从二楼窗户斜伸出来,挂着的衬衫还在滴水。下午四点多,已经有叁五成群的学生坐在奶茶店外头的塑料凳上,吸管戳破奶茶封口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
转角遇到学生最爱

往前走了几步,发现一家叫"阿婆豆花"的小铺子。木招牌被晒得发白,但门口排了四五个人。我要了碗红糖姜汁豆花,阿婆舀豆花的手特别稳。坐在小凳子上尝了一口,豆花的嫩滑和姜汁的辛辣在嘴里化开,难怪学生们下课都爱往这儿钻。

再往里走就更热闹了。十元叁对的耳环摊前围着几个女生,美甲店里飘出烤指甲油的味道。最绝的是那家桂林米粉店,老板娘操着带广西口音的普通话招呼客人:"妹妹,今天酸笋很靓哦!"看着学生们熟门熟路地加酸豆角、淋辣椒油,突然觉得这条街像个温暖的大家庭。

让我意外的是,巷子深处还藏着家旧书店。书架上的书边角都磨毛了,主要卖教辅和小说。老板说很多毕业生会把不要的书送来,新来的学妹用半价就能买到。这话让我心里一动,这条街不只是在做买卖,更是在传递某种温情。

夜幕降临后的烟火气

天色渐暗,灯光次第亮起。烧烤摊的炭火噼啪作响,炒粉摊的师傅颠锅颠得风生水起。有个卖章鱼小丸子的摊位特别火爆,穿校服的女生提醒我:"阿姨会问你要不要加木鱼花,一定要加!"果然,热乎的小丸子上撒满舞动的木鱼花,酱料甜咸适中。

路过水果摊时,听见两个女生在讨论明天早课要交的作业,边说边挑着芒果。这种生活气息让人恍惚,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学生时代。卖糖水的大叔说,他在这摆了八年摊,看着学生们毕业离开,又迎来新生。"有些毕业后还专门回来,就为喝我这碗绿豆沙。"

在巷尾发现了个修鞋铺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在补运动鞋。他说女学生们的鞋子磨坏了都爱拿来修,比买新的划算。隔壁裁缝店的阿姨接话说,经常帮学生改裤脚、换拉链。"这些孩子出门求学不容易,能省一点是一点。"

华灯初上时,整条后街变成了暖黄色的光河。奶茶店的叫号声、煎饼摊的滋啦声、学生们的笑闹声交织在一起。我站在街口回头看,忽然明白了这条街存在的意义——它不只是条商业街,更是学生们另一个温暖的"家"。

离开时买了杯珍珠奶茶,甜度刚好。这条后街确实旧了,但它承载的青春记忆永远新鲜。那些冒着热气的食物、十元叁对的小首饰、飘着油墨香的旧书本,都在诉说着属于青春的故事。如果你哪天路过,不妨也进来走走,感受这份独特的烟火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