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德品茶加痴,建德茶道痴友同行
这两天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发“建德品茶加痴”的消息,我这个老茶客心里直痒痒。说来也巧,上周刚好有个茶友拉我进了个建德茶道痴友群,这才发现原来喝茶这事儿,有个伴儿真是不一样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痴友茶聚是在梅城古镇的老茶馆里。木楼梯吱呀作响,老板端上来今年的千岛银针,茶芽在玻璃杯里根根直立。坐在对面的李姐是群里认识的,她轻轻晃着茶杯说:“你看这茶汤颜色,像不像新安江清晨的雾?”这话一下子把我点醒了——以前独自喝茶,哪会注意这些细微之处啊。
茶香里的知音
说来也怪,自从加入这个建德品茶加痴的圈子,连普通的乌龙茶都喝出别样滋味。上周末我们七八个茶友凑在茶农老汪家院子里,他拿出珍藏的严州苞茶,那片叶子居然真的像朵小花苞。大家轮流闻香时,做设计的小陈突然说:“这香气让我想起我外婆的针线盒!”这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,可仔细一品,还真有那么点意思——茶香里确实带着陈年木箱的温润。
老汪边泡茶边告诉我们,他家的茶园就在江南悬空寺脚下。“每天早上采茶时,都能听见寺里的钟声。”他说这话时,正往茶海里斟茶,水线拉得老长。我突然觉得,这建德茶道痴友同行的日子,就像这泡茶的水线,把素不相识的人都串在了一起。
现在每次看到“建德品茶加V”这几个字,心里就泛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。昨天还有个新入群的90后姑娘,带着自己烤的茶点来参加茶会,说是按建德传统方子做的米糕。我们喝着茶,尝着略带清甜的米糕,窗外正好飘起细雨。那一刻我突然想,或许喝茶最好的状态就是这样——不必说什么大道理, just sitting together, sharing the moment。
茶凉了可以再续,人散了还会重逢。这个由建德品茶加痴牵起的缘分,倒像是泡开了的茶叶,在生活这杯水里慢慢舒展,让平凡的日子都染上了茶香。下次茶聚定在下涯湿地边上,听说清晨的江雾配新茶别有风味,我已经开始期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