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平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,兴平不限次数90分钟工坊
最近路过城东,总能看到“兴平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”的招牌,旁边紧挨着一家叫“兴平不限次数90分钟工坊”的铺子。这两块牌子摆在一起,倒是勾起不少人的好奇心。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招牌的时候,我也琢磨了半天。你说这到底是做什么的呢?朋友打趣说,可能是健身房?毕竟现在按次计费的健身课挺多的。不过转念一想,要是健身的话,90分钟不限次数,这强度是不是有点大啊。
偶然的机会
上周陪邻居老王去办事,正好路过那里。他跟我说,这家工作室开了小半年了,是做手工皮具的。老王上个月在那儿给媳妇做了个钱包,说起来还挺得意:“你猜怎么着?我那天下午做了拆、拆了做,折腾了叁四回,师傅就在旁边耐心教,连材料费都没多收。”
这话让我来了兴趣。现在做生意讲究效率,能这么让人反复尝试的地方确实不多见了。正好最近想给侄子准备个生日礼物,买现成的总觉得缺了点心意,不如亲手做一个。
推门而入的惊喜
工作室比想象中要宽敞,整面墙的工具挂得整整齐齐,空气里有股好闻的皮革香味。负责指导的师傅姓李,四十来岁,正在教一个年轻人打磨皮边。见我们进来,他笑着点点头,示意我们先随便看看。
架子上摆着不少学员的作品,从简单的钥匙扣到复杂的公文包都有。最吸引我的是个棕色笔记本封套,针脚细腻均匀,皮面泛着温润的光泽。李师傅说,这是个高中生用了叁个周末做的,刚开始连打孔都对不齐,现在做得比市面上卖的还精致。
“在我们这儿,90分钟内你可以反复修改,直到满意为止。”李师傅指着工作台说,“有的人性子急,巴不得一口气做完;也有人慢工出细活,做个卡位都要调整好几遍。我们都随你。”
第一次尝试
我决定做个简单的手机挂绳。选皮、裁切、打磨、上油,听着简单,真做起来才发现每个环节都有门道。光是裁皮这个步骤,我就返工了两次——第一次切歪了,第二次力度没把握好,切出来边缘毛毛糙糙的。
李师傅也不恼,就在旁边看着,等我实在没辙了才过来示范:“手腕放松,刀要垂直,一口气划过去。”他边说边握着我的手带了一遍,“再来试试?反正咱们时间够用。”
说来也怪,知道可以慢慢来,心里反而不着急了。第叁次下刀时手稳了很多,切出来的皮边整整齐齐。那种成就感,比直接买个成品强多了。
旁边坐着位大姐,正在做手提包。她说这是第五次来了:“第一次来的时候,连打孔器都拿反了。现在你看,这整个包都是我自己设计的。”她翻出手机里存的设计图给我看,眼里闪着光,“每次来都有新进步,这种体验挺上瘾的。”
慢下来的收获
那天我在工作室待满了90分钟,最后十分钟就是在欣赏自己的“大作”——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挂绳,但每个针脚都是自己亲手缝的,越看越喜欢。
出门时遇到个老顾客,他说每隔一两周就会来坐坐:“现在什么都讲究快,能有个地方让你安心做点慢工细活,反而成了奢侈。”这话让我想了很久。
现在每次看到那个皮质挂绳,都会想起那个下午。在兴平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里,时间仿佛走得特别踏实。一针一线之间,不仅做出了实物,更难得的是找回了做事的耐心。这种体验,或许正是现代人最需要却又最容易忽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