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火车站小巷200元一次,邻近小巷价位相似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5:12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那天路过南通火车站附近,无意间拐进了一条小巷。傍晚时分,巷口飘着炒菜的香味,几个大叔围坐在小凳上下象棋,旁边修理铺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戏。往里走几步,却看到些不一样的景象——叁四家小理发店亮着粉色的灯,玻璃门上贴着“按摩”字样,有个穿短裙的姑娘正靠在门边玩手机。

巷子不宽,但挺深。我慢慢往里走,发现这些小店价格都出奇地一致。第一家玻璃上用红纸写着“推拿200”,第二家霓虹灯牌闪烁着“200元/次”,再往里的就更直接了,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“200全套”。这价格整齐得让人忍不住多想——是约好的吗?还是这行当在这儿就这个行情?

正想着,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姐从店里探出头:“老板,洗头不?200块钱,舒服得很。”我摆摆手继续往前走,心里却琢磨开了。这价格定得挺有意思,说贵不算贵,说便宜吧,对打工的人来说也得掂量掂量。火车站周边人来人往,南来北往的旅客多,可能就形成了这么个固定的价位。

巷子后半段是另一番光景。有小旅馆亮着“特价80”的灯箱,外卖小哥提着麻辣烫匆匆跑过,二楼阳台上晾着工装服。生活区和那些小店就这么混在一起,居民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。两个老太太坐在巷尾择菜,离她们不到十米的地方,就闪着“按摩200”的霓虹灯牌,她们却像没看见似的,继续聊着家里的琐事。

我站在巷子中间回头望,忽然觉得这条巷子像个小社会。明面上是理发店、推拿馆,实际上做什么,大家心照不宣。200元这个价位,既不会太低让店家亏本,也不会太高吓跑客人,就这么成了这条小巷的“行情价”。倒是挺好奇第一个定这个价的人是怎么想的,后来的人又是怎么跟着定的。

天渐渐黑了,巷子里的霓虹灯更亮了。有拖着行李箱的中年男子在店门前徘徊,像是犹豫要不要进去;也有穿着工装的年轻人快步走过,看都不看那些亮着粉灯的门面。这200块钱对每个人来说,分量都不一样。

离开巷子时,又路过那家写着“200元/次”的店。这次门开了条缝,能看见里面简单的陈设:一张按摩床,两把椅子,墙上挂着经络图。老板娘正低头吃饭,就是很普通的盒饭。忽然觉得,这200块钱背后,也不过是寻常人家的生计。

巷子外的火车站广场上,出租车排着长队,出站的旅客熙熙攘攘。谁也不知道,就在一墙之隔的小巷里,有着另一个世界,守着它自己的规矩和价钱。200元一次的招牌在夜色里静静亮着,等着下一个推门而入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