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南同城喝茶上课,胶南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胶南的朋友们,最近是不是总听人提起"喝茶上课"这事儿?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纳闷,茶和文化课能扯上什么关系?直到上周末被闺蜜拉去体验了一次,才发现这可比刷手机有意思多了。
记得那家茶馆就在珠海路拐角,推门就闻到满屋茶香。负责茶艺的张老师边烫茶杯边说:"咱们今天先从绿茶开始。你们知道吗?同样都是胶南产的春茶,为什么有的回甘特别明显?"这话可真把大家问住了。邻座的大姐忍不住插话:"我买了十几年茶叶,光看价格高低,从来没琢磨过这个。"
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
张老师不紧不慢地往盖碗里注水,蒸汽裹着茶香袅袅升起。"水温很关键,八十度正好。要是用沸水冲龙井,就像把新鲜蔬菜扔进油锅猛火快炒——可惜了这么好的原料。"她手腕轻转,茶汤恰好斟满七分,"咱们胶南人喝茶向来讲究,只是现在年轻人知道的少了。"
坐在我对面的小伙子是附近学校的老师,他扶了扶眼镜:"以前总觉得茶道太玄乎,今天看您这么一演示,突然开窍了。这不光是泡茶,简直是在教人把握做事的分寸啊。"
这时候茶馆老板过来添茶点,接过话头:"去年我们开始做胶南同城喝茶上课,就是想让街坊邻居有个既能放松又能长见识的地方。现在每个月都有主题,上次讲茶叶储存,有个阿姨第二次来的时候特别开心,说按老师说的方法存茶,今年明前茶的香气果然保持得更好了。"
不知不觉就交到同好
中场休息时,我发现大家很自然地聊开了。穿格子衬衫的滨罢男在向退休的老教授请教紫砂壶养护,几个年轻妈妈围着茶艺师问哪种花草茶适合孩子夏天喝。这种胶南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氛围,比微信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实在多了。
教钢琴的李姐跟我说:"这比单纯约饭有意思。上周在这儿认识了对门小区的陈姐,发现她家孩子也在学钢琴,现在我们两家的孩子成了练琴伙伴。"她抿了口正山小种,笑道,"这茶香里还藏着人情味呢。"
后半场学茶叶审评时,每人都分到叁杯编码的茶样。保险公司的王经理抿完第二杯,若有所思:"这个...好像带点豆香?"茶艺师笑着揭晓答案:"您味觉真准,这就是咱们胶南水库边茶园的特色。"王经理拍腿乐了:"我在那儿钓了十年鱼,从来不知道旁边茶园出这么好的茶!"
那天临走时,大家都带了点茶叶回家。不是冲动消费,而是确实学会了辨别品质。开烘焙店的林妹妹说得实在:"以前客户送什么茶都囫囵喝着,现在至少能说出个一二叁,遇到懂茶的客人还能聊上几句。"
暮色里走出茶馆,手上还萦绕着茶香。想起张老师最后说的话:"茶这东西,你认真对待它,它就会给你惊喜。"忽然觉得,这样的夜晚比逛街刷剧充实多了。下次的茶器鉴赏课,我已经开始期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