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余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51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南充的学生们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,课间休息时不像以前那样挤在小卖部门口买饮料,反而叁叁两两聚在教室角落,捧着保温杯慢悠悠地品茶。这阵茶香飘进课堂,倒成了校园里别致的风景。

记得第一次在思政课上闻到茶香时,李老师扶了扶眼镜笑道:"哟,咱们班这是把茶室搬进教室了?"坐在第叁排的男生不好意思地举起青花瓷茶杯:"老师,这是老家刚寄来的蒙顶甘露。"教室里顿时响起善意的笑声,那节课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时,同学们发言格外积极。

茶香里的少年心事

高二的陈雨晴是我邻桌,她那个印着熊猫图案的茶杯里总换着不同茶叶。"其实最开始就是图个新鲜,"她转动着茶杯说,"后来发现做题犯困时抿一口茶,比喝咖啡舒服多了。"她最近迷上了滇红,说那蜜糖般的香气能让她在晚自习时静下心来。有次数学测验前,她还特意给紧张得手抖的同桌分了半杯茶。

学生们渐渐形成了自己的"茶圈子"。高叁走廊尽头的开水间成了交流基地,总能看到他们比较着各自带的茶叶。四川本地的竹叶青最受欢迎,偶尔有人带来安溪铁观音,立刻会成为当天的焦点。这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聊起茶叶的冲泡技巧头头是道,哪个温度泡什么茶,浸泡多久最合适,他们比很多大人都讲究。

茶具也各具特色。班长用的是父亲送的紫砂壶,说养护了叁年已经能挂住茶香;学习委员偏爱玻璃杯,说是要看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样子;还有个男生干脆带着旅行茶具,周末在宿舍举办小型茶会。这些杯杯盏盏里装着的,何止是茶水呢?

课堂上的别样滋味

语文老师最近在讲《红楼梦》里的茶文化时,同学们听得特别专注。当老师提到妙玉烹茶那段,好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端起茶杯轻嗅,这个细节让老师会心一笑。历史课上讲到茶马古道,带着普洱茶来上课的同学突然成了"特邀嘉宾",给大家传看紧压成饼的茶叶。

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。有次物理实验课,有个同学泡茶用的电热杯跳闸了,导致半个教室停电。班主任后来特意开了班会,大家商量出"教室饮茶公约":不能用大功率电器,保持环境卫生,上课时不能发出斟水声。这些半大的孩子,竟然把这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最让人感动的是,这些年轻茶客们开始关注起茶叶背后的故事。生物课代表组织了"茶叶顿狈础提取"实验,文学社社长发起了"茶诗创作"活动。他们不再仅仅把茶当作提神饮品,而是开始理解这片叶子承载的文化分量。

暮色渐浓时,教学楼里飘散的茶香与读书声交融。那群捧着茶杯的年轻身影,在氤氲水汽中勾勒出青春的模样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他们散落在天涯海角,某个疲惫的深夜泡起一杯茶时,还会想起这段茶香伴读的时光。那时他们终将明白,当年在茶杯里沉淀的,不只是茶叶,更是整个年少时代从容不迫的成长。

推荐文章